•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家宴1998

    家宴1998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其它1998

    主演:乌尔里奇·汤姆森  赫宁·莫里岑  托玛斯·博·拉森  帕普丽卡·斯汀  碧尔特·诺伊曼  崔娜·蒂虹  赫尔·多勒里斯  Therese Glahn   

    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家宴1998 剧照 NO.1家宴1998 剧照 NO.2家宴1998 剧照 NO.3家宴1998 剧照 NO.4家宴1998 剧照 NO.5家宴1998 剧照 NO.6家宴1998 剧照 NO.16家宴1998 剧照 NO.17家宴1998 剧照 NO.18家宴1998 剧照 NO.19家宴1998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一场在丹麦地方富绅海吉豪宅中举行的周末家庭聚会,是为了庆祝他六十岁大寿而筹办的。他的儿子与媳妇、女友与男友,还有几位亲友齐聚一堂为他庆生。不过原来该是融洽的热闹的晚宴,却笼罩着诡异的气氛,仿佛海吉两周前自杀身亡的女儿阴魂犹在。岂知早逝女孩的双胞兄弟击杯起身发言,控诉父亲乱伦并谋杀亲生女儿,引爆了席间的争议对立。而在此状况下,这群人不得不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

     长篇影评

     1 ) 《家宴》:人性丑恶之下的麻木群像

    1995年,巴黎,两个丹麦人花了不到一小时,写出一份影响一代电影人的重要文件。他们主张电影回归原始,注重剧本、表演和主题,并摒弃特效的应用,将电影制作的核心由工作室交还给导演,让导演回到艺术家的位置上进行创作。这个文件就是如今影迷中无人不知的《道格玛95》宣言,那两个丹麦人,不说你也知道是托马斯·温特伯格与拉斯·冯提尔(不知道的请装作知道,谢谢XD)。

    《家宴》是“道格玛95”运动的第一部作品,一举摘下1998年戛纳评审团奖,显示出该运动伊始的野心和冲劲儿。根据《道格玛95》的“十诫”,影片拍摄必须采用35毫米胶片,摄像机必须手持,任何晃动或手持所能达到的稳定程度都是被允许的,且不能采用特殊打光。所以《家宴》在视觉上容易让人感到不适,但这种不适却恰恰帮助导演渲染了整个故事的氛围。富有的生意人海格在自家经营的旅馆举办庆贺六十大寿的家宴,家人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海格共有四个孩子,其中长子克里斯蒂安的双胞胎妹妹琳达在家宴前一个月自杀身亡。小女儿海伦循着儿时做游戏的线索找到了琳达留下的自杀遗言,读后却惊慌失措,匆匆把遗言藏了起来,为影片留了一个伏笔。

    家宴刚进行不久,克里斯蒂安在祝词中控诉父亲在儿时对自己和妹妹琳达进行性侵犯,席间一片哗然。讽刺的是,这片哗然很快转为“平静”,众人又回到了宴席的杯酒啜饮。克里斯蒂安再次站起来控诉父亲的性变态行为导致了妹妹的自杀。座上宾们面面相觑,似乎终于有些坐不住了,但因为找不到车钥匙,又一个个回到了宴席。一项项往年的仪式被重复进行,似乎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止这场“必要”的家宴。

    故事中的冲突不断,但影片至此的戏剧冲突还停留在刻画人物性格和交代故事背景的层面,场景也局限在私下的人物对话。第一次大爆发是母亲艾尔斯和长子之间的针锋相对,她指责克里斯蒂安“过分活跃”的童年想象力,影射他满嘴胡言,对父亲的控诉根本不值得相信。克里斯蒂安反唇相讥,原来母亲在目睹当年父亲的性侵犯时却没有保护孩子,而是转身离开做了“帮凶”。长子终于被愤怒的次子给撵了出去,镜头一转回到家宴,却是老祖母在唱着赞歌。这个家族表面上光鲜亮丽,背后却道德沦丧,人人身上都散发着腐烂却不自知的气息,最叫人恐惧的就是那种面对丑恶真相的极端冷漠和麻木不仁。

    影片最为讽刺的一段群戏出现在迈克尔与小女儿海伦的黑人男友起冲突之后,迈克尔让众人和他一起演唱一首严重歧视黑人的歌曲,宾客中竟没有一人反对,甚至将其当成一种娱乐,唱得肆无忌惮。这一幕看得人胆战心惊,并很难不想起鲁迅描绘的国人看革命者被杀头的场景。那把杀人的刀虽然在刽子手手上,但围观的人手上都沾着血。影片的对话绝大部分为丹麦语,但致敬酒词人却不时夹杂几句德语,加之这个家庭中扭曲的道德观,很容易让人猜想这个家庭是否有一定的纳粹背景。

    除却在群戏上的出色处理,导演在对于“父权”的刻画上也注入了很多心思。在一个父权至上的家庭里,儿子容易将父亲作为偶像,来自于父亲的肯定会延伸为衡量自己人生的标准。次子迈克尔生性暴躁粗鲁,因为在学业和事业上的不成功而得不到父亲的肯定,但愈得不到肯定的结果就是姿态愈发犬儒。当长子屡次在家宴上撕破父亲虚伪的脸面时,迈克尔选择了用暴力去维护父亲的颜面。直到海伦读出琳达留下的遗书揭露无法逃避的真相时,他对父亲拳打脚踢,反映出的是人在信仰丧失时候的终极溃败和病态极权种下的恶果。这种“父权至上”在整个家庭中蔓延成了极端的“男权”。母亲在看到孩子被丈夫性侵时转身离开,显得残酷冷漠。影片并没有过多交代父母亲之间的相处模式,但从迈克尔对妻子米特的态度中可管中窥豹。从夫妻互动的几段场景来看,米特的角色可以是一个保姆(整理行李和带孩子)、一个性工作者(解决丈夫的生理需求)或一个陪衬(在整个家宴中的沉默不语),但却看不到一个妻子应该得到的呵护和平等。

    《家宴》为长达十年的“道格玛95”电影运动开了一个好头,其在剧本上的出色发挥、摄影器材的朴素应用和演员的出色演出都遵循了“道格玛95”的电影精神,区区一百分钟的片长却记录了诸多人性的挣扎,并留下了相当的道德思考。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因为此片而扬名立万,但他下一部在精神内核和拍摄手法上皆有所成就的影片则是十四年之后的《狩猎》(2012)了。但从《家宴》到《狩猎》,温特伯格从没有停止过对道德的拷问。当一件恶行发生,与他人一起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发起责难并不困难,选择麻木不仁甚至更容易。但当这责难的枪口对准自己时,谁又能够全身而退呢?

    作者为影评网刊「一帧一影」特约撰稿人
    <图片1><图片2>

     2 ) 好?坏?

           有些电影我可以保持理智,有些电影我的情绪代入感很强。这无关乎电影的好坏,全凭个人。
           该如何评判一个人的好坏?当最后父亲离开桌子时我这样反问自己。甚至有人评论母亲也是坏的。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已经有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或者说有一些标准让我们去评判。我们规定了什么是好,什么不好。而猥亵亲身孩子在我们看来实在恶心,那会不会有另一个维度,这一切确实的存在,而我们会像接受同性恋一样接受它。存在必定事出有因。

     3 ) 影评

    又是一个发生在聚会中的变故的电影故事。一夜之间,地覆天翻。

    又或者什么都没变,丑恶的人还是那么丑恶,无辜的人受过的伤害也无法被当作从未发生。

    这部电影,在我的片单里是少有的。我很少看北欧的电影,但是,在我的印象里,它们的电影风格应该是平实又兼深邃,又像是遥远的星星,一闪一闪,点缀在深蓝的夜空中。夜空也不是太过暗黑,就是单纯的色调,简单地悬挂在我们地眼中。这一次的观影体验,正是这样的。

    记得我看过一部纪录片,关于胶卷和数码相机在电影中的运用,它们各有各的拥趸,而这部影片正是在摄影机发展过程中首次被用于电影拍摄的影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这部影片,今天,是我首次看这部影片。

    影片的展开平铺直叙,孩子们从各地赶回家,参加父亲举办的60岁的生日宴会。兄弟妹三人相处融洽,你丝毫看不出有任何不妥的地方。当然,不妥之处不在于孩子们之间的关系,而在于父亲与孩子们之间。并且,当我看到Christian和父亲会面的情节时,我甚至一度认为父亲更偏爱Christian一些,相对于父亲将Micheal排除在宴会名单之列。但是随着情节的展开,我才渐渐发现Micheal仅仅是莽撞而已,而Christian才是有故事的人。之后宴会上,Christian一次次地尝试把所有事实讲诉给宾客们,却都以失败告终。在第一次尝试后,Christian甚至都试图放弃。但是Christian地朋友们(酒店的工作人员)支持他,他才继续坚持,并且在酒店侍者的帮助下,让所有的宾客相信他所说的故事不是他臆想中的,而是真真切切发生的。Christian非常无助,在所有人不信任他的时候,在所有人保持冷漠的态度选择性的相信着自己的偏见的时候,他就好像是落入河水的一颗石子,推着他前进的是一股默默涌起的浪和自己双胞胎妹妹死亡事件对自己的打击。Christian的所有尝试均无果,最后揭开它们父亲真面目的还是Linda的遗书。但是奇怪的是,事实被揭发了,父亲恼羞成怒了,宾客们却没有我期待的反映,只是默默地面面相觑。反而是Micheal在夜里找到父亲,发泄一般的对他拳打脚踢。

    关于宴会上众人对Christian揭发事件的反应,我想提一下。首先讲到Micheal。这是一个十分具有个人色彩的角色,自私、莽撞、大男子主义、无知且简单、重情义。他对家里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从不了解哥哥姐姐所遭受的厄运,因此他不信任Christian,只觉得是Christian脑子出了毛病。于是他的做法很简单,将Christian轰出去,让他无法再回到宴会上,并且在每次推搡中都说这是他哥不能太伤害他。并且在真相被确认后,他的脸上也表现出了明显的震惊。Micheal角色的性格十分突出,易怒的性格,鲜明的红色。Helene知道一切真相,但是并不支持Christian的曝光行为。她曾经质问Christian为什么要这样做。她似乎一直在试图维护家族的形象,维持宴会的平稳进行。她一次次的的想要逃避。最终,Linda的信回到了她的手上,并由Helene的口被念出。Helene的角色十分脆弱,她试图维护表面的平静,但深感无力之后只能选择哭泣,从他人的安慰中逐渐站立起来,直面现实大厦之倾覆。她的颜色是绿色。另外Christian则是蓝色。不过他也并非是一直忧郁的,在事情解决之后,他的人生也开始有了亮色,开始追求自己的爱情。关于宾客们所担任的角色,大概就是冷眼旁观的群众吧。它们随着引导而大喜大怒,随着引导而且歌且舞。

    故事地讲述从Christian回来途中偶遇Micheal开始讲述,接着便是众人等待晚宴的开始。兄弟妹三人的画面平行剪切,但是画面的组合令人疑惑。众人没有对晚宴的期待,反而是各有各的心事。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故事终又有了一个新的角色,自杀身亡的Christian的双胞胎妹妹。故事的高潮发生在晚宴上,并随着Christian的晕倒,陡然变得平稳。晚宴的戏份是很值得细究的。各位主要角色的演技也十分专业。画面镜头的摇晃似乎更增添了我们心情的复杂。拍摄的角度也时时变化,距离也时而偏远时而靠近。特写的部分是我们审视角色内心的部分;来自角落的目光则给予我们作为旁观者的感觉。另外,电影似乎很会抓人眼球,不仅来自于情节的发展上,也来自于画面的组接上,比如上一秒是Christian低沉的画面,下一帧便是宾客开怀的画面。

     4 ) 观后感:民主内涵和民主形式的统一

    之前看过拉斯冯后面的作品,与早期道格码95也不一样,所以这算是我完整看的第一部了。p.s.道格玛的资源是真的难找,要不就是稀碎,死种子,要不就是没字幕。

    总的来说跟我想象的还是不一样啊,纸上得来终觉浅,看了才知道戏剧张力很强的,虽然手法是纪实的,但剧情也是够硬核的。

    有评论说这剧情老套,对我来说还好。印象比较深的是九号秘事第一集,故事内容也是差不多,但结构差很多,家宴更高级一点。九号里把这个核心故事当做一个让人细思极恐的奇观化的故事来呈现,满足观众的对家族密辛的偷窥欲,当真相暴露出来之后,故事戛然而止,观众更多是揣摩受害者的心理,回顾这种震惊带来的满足感。

    而家宴更高一筹,作为社会动物的人,在一场关系复杂的宴会中,每个人的动机,心理都发展的很清楚和自然,这样除了受害者,还有了其他丰满的人物。

    一个人面兽心的父亲,即使恶行在众人面前被揭穿,他仍能面不改色,试图说服和哄骗儿子,几次揭穿后他的反应都是递进的关系,从众人的反应也能看出他作为一个大资本家和父权形象的坚不可摧的特点。

    小女儿的形象还好,可以想象她整个弧光的完成过程,由沉默到发声,她的仍具有善良的本质。

    比较有意思的是小儿子的形象,从狠狠维护家族也就是他爹的荣誉到把他爹揍的满地找牙,肤浅一点说他还算是正义,但我又觉得他是被父权深深驯服的代表,殴打父亲的行为更大的动力是他心中父亲形象的崩塌给他带来的心理上的刺激,可以想象他的生活和思想都是以他爹的力量所塑造的,他是几个孩子里对他父亲依赖最深的,前面也多次渲染他精分的暴躁和卑躬屈膝,某种程度上他应该是有恋父或者说充满崇拜的倾向,当他开始知道父亲的真正道德品质的时候他是不信的,当他相信的时候就开始了崩溃,某种程度对他来说是一种自我摧毁。但另一方面,父亲倒塌之上他终于得以建立他自己真正的父权形象,早餐时的他已经焕然一新啦。(还有他长的好像郭京飞啊)

    母亲也是比较有意思的。她一方面是被父亲压制的,是附庸,另一种层面上又是帮凶,是男女不对等权利下的畸形产物。看着父亲被小儿子赶下餐桌那副样子实际是有些惨的,当时我就在想,大反派已经溃败认错了,但其迫害深远的影响是无可挽回的,不止是受害者的伤害,还有对他妻子造成的心理畸形,比他本身还要持久。

    另外,这个纪实拍摄的手法也是爱了,节奏性的镜头节奏性的剪辑其实都很精致。最绝的是这个画质。这个画质的垃圾程度让人有一种间离感,它真实地然你觉得这不是电影,真实地就像是自己拍的,反过来它又是一部电影。本质上是电影不能被高清镜头所规定,dv是最民主的载体,说的没毛病。因此再结合故事的只主要内容,大儿子几次努力推翻父亲霸权的民主斗争,形式和内容就一致了。

     5 ) 《家变》:撕破体面家庭的遮羞布

    (芷宁写于2009年12月9日)
       当年,丹麦电影《家变(Festen)》在公映之际,曾引发一些人士的讨论——“家丑该不该外扬”,现在看来,这种讨论有点无聊,不是该不该公开的问题,而是对不同性质的家丑应该区别对待,如果家丑已上升到社会事件范畴,造成精神创伤,如片中所述,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家丑,它是一种禁忌,一种伤害,至少造成两个孩子的心理阴影,如果受害者愿意,这样的“家丑”外扬也无妨,至少这样能打破其道貌岸然豪华安逸的表象。
       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很多精神病医生主张公开揭露家庭隐秘,以使患者敞开心扉放下重负,其中代表者当属法国精神病医生弗朗索瓦·道勒托。当然这种揭露隐秘真相的代价很昂贵,至少揭开了一层伤疤,让当事者难免阵痛。影片《家变》里,富豪家的长子克里斯丁之所以要自爆家丑,大抵是源于未能对自杀的双胞胎姐姐尽到保护的遗憾。
       本片编剧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一直很崇拜伯格曼,号称拍摄这部影片的主要灵感就来自于《范妮与亚历山大》。《家变》的剧情具有一定的戏剧冲突,由于它是一部Dogme电影,在手法拍摄上遵守了Dogme95的所谓“十诫”,虽然对于Dogme95“十诫”里的部分条款持不同意见,如Dogme影片“不可使用配乐,除非在拍摄时播放”,但不可否认,这部影史上第一部Dogme影片还是具有相当可看性的。
       该片长于对人物的拿捏刻画,通过聚焦他们的言行举止、面部表情,将其遭遇突变时的内心变化一点点细致外显。大段的室内群戏也很出色,镜头调度流畅生动,灵活自如,没有表面化的场景,整体渗透着一种真实感。略带冷寂氤氲的色调画面以及餐桌旁的热闹欢庆,反而令影片散发出一种莫可名状的滋味,就像丑闻一旦曝光,所带来的百味杂陈一样。
       影片伊始着墨于前来祝寿的富豪家的两个孩子,安静的长子克里斯汀、嚣张的小儿子迈克尔,这种对比算是一种伏笔,当很多人认为拖家带口的暴脾气小儿子会给老父的60岁生日宴惹麻烦时,真正“出状况”的恰恰是看上去安静稳妥的单身长子,他在致辞时沉着地道出了家庭丑闻、他的“出格”让一贯高贵体面的父母措手不及,令前来道贺的亲友们懵了。
       餐桌是这次“欢庆”中最重要的场景,也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地点,看上去老实可靠的长子一再在他的餐位上,说出令人瞠目结舌的话,即便被弟弟等人扔出大门,扔到树林里,甚至绑缚起来,他也要回到餐桌边为争相“奋斗”,将父母的种种应激补救无情击碎。当妹妹海伦娜不得不当众读出姐姐的遗书时,人们顿时理解了他缘何如此有韧性,也理解了他至今单身的缘由,还理解了他为何远去巴黎发展事业。
       较之大哥,暴戾的迈克尔原是这次宴会不受欢迎的对象,因为他在以前的聚会上酒后犯混,这让他在事业有成名声显赫的父亲面前显得狼狈而局促。在哥哥爆料后,迈克尔认为大哥疯了,他选择捍卫父亲,将“胡言乱语”的哥赶了出去,在他眼里,父亲是有尊严的,家族是荣耀的。可当遗书被宣读时,迈克尔蒙了,深夜,愤怒的小儿子哭着痛扁了老父,因为老父毁了他的世界,欺骗了他的敬畏。第二天的早餐,父亲出席并致歉,迈克尔不让自己的孩子靠近父亲,并请他老人家离开,此时的迈克尔在父亲面前终于挺直了腰杆。
       海伦娜一到家就在姐姐曾住过的房间里找到了童年游戏的标记,于是她发现了遗书。此时,影片通过一串剪辑镜头来表现一种眩惑慌乱和错杂,如海伦娜看信时的表情、潜在浴缸里的女仆等等。随着海伦娜愕然的一声,她收起了信,显然她想隐瞒家丑,在宴会上说大哥和大家开了个玩笑,可当女仆发现了被她藏起的信,她不得不当众读出后,她反而释然了。夜里,海伦娜和大哥等四人在餐厅的烛光下舞得很High,克里斯丁也仿佛终于获得了解脱。
       比之罪魁祸首、直接导致子女心理阴影和自杀而亡的父亲,个人对母亲这个角色更感兴趣。片中的母亲谈吐得体,衣着优雅,发型高贵,保养得很好,俨然真正贵妇的形象,是那种不惜一切也要维护上流社会的体面和荣耀的女人。她曾目睹丈夫如何对待双胞胎,但她选择了沉默,就当一切没发生过。长子在丈夫生日宴上爆料后,她又试图掩盖补救,一番关于子女成长的话,听上去感人,实则混账,为了掩盖,她不惜诬陷长子有妄想症。虚伪的优雅,无耻的体面,好一个贵妇。
       影片又译为《家族庆典》、《那一个晚上》,的确,那一个晚上的“家族庆典”很热闹,一个表面光鲜的家庭被彻底撕破了遮羞布,丑陋的一面赤裸裸地示人。客人们在经受了这一番不安和惊讶之后,以后该有相当的谈资了。现实中几乎每个家庭都有秘密,只是有大小之分罢了,有的家丑无伤大雅,有的则直击禁忌,有时候,伤疤总要揭一揭,家庭成员才能藉此喘口气,继续活下去。
    (该影评博客http://nicolew.blog.hexun.com/41781570_d.html

     6 ) 一些杂感

    1995左右前的丹麦,一个乡绅家里,这位乡绅在孩子小时候对自己的儿子、女儿性骚扰,女儿长大后自杀、儿子长大后找父亲算账的家庭故事。父亲最后认错,不过这父亲也是一个知错能改、敢于向自己孩子认错的人。

    过生日男人穿黑色西装、戴着蝴蝶结领带,女人dress。他们穿西装这么经常,难道都要干洗吗?

    餐桌喜欢点蜡烛。好像只见过他们喝红酒,没有什么白酒之类。

    想讲话时候拿刀叉敲杯子,餐桌喜欢点蜡烛

    丹麦人住有人自杀过的房间也会感到心理不适

    儿子女儿每家都有车

    做爱的镜头从上面拍,性观念蛮开放的

    给父亲庆祝生日,儿女们都回来,很多而自都在巴黎工作

     短评

    那种乱中有序的气氛在一台小小的DV下被惊人地制造出来,这本身可能就是奇迹,精巧紧凑的剧本和导演技艺,塑造角色的水平堪称完美,同时温特伯格在堪称混乱的低画质画面中,还靠着晃动剪辑的组合制造了独特视听效果,可以说整部电影为了这个道格玛95证书,已经对传统电影语言进行了全面改造,堪称壮举。

    7分钟前
    • TWY
    • 力荐

    首部Dogme95,表面规矩得无可挑剔内里奇思堆叠的制限反利用,尤持拍特点被凸显至强烈却超现实的在场感.若真有个手持DV赴宴的存在,那必是带着冷彻洞察力和空无悲哀的幽魂.内幕的极端将戏剧化程度一并带高,但却像是投影,敛回原点就是实态.摊开的真相前,亲近与自私点燃的虚伪依旧毫不自知.剪辑凶猛而又平衡

    10分钟前
    • 岚行
    • 力荐

    Dogma#1,第一部用迷你DV拍摄的电影,反叛父权。虽规定抛却形式,但在机位的选择上格外用心。几处监视器视角及鱼眼镜头给人强烈的窥视感,高至天花板低至地面的摄影角度加强了幽灵视点的怪异,让自杀去世的双胞胎女儿Linda始终保持一种疏离的在场。最后烛火熄亮间插帧,浅梦中死去双胞胎的召唤,再填几分鬼魅。不太信服的是过度破碎的剪辑,既然选择使用DV还原现实感,为什么还要反复切角度将时空的连贯性打碎呢?3047

    15分钟前
    • 阿茶
    • 推荐

    天主教的北欧滋生了像伯格曼和托马斯·温特伯格这样的对性和对偶婚姻的平衡与“纯净”有着极端感受的文化,正是因为把性视为罪恶,把肉体视为堕落的象征,所以电影中漂浮着对人类身体的管制,通过家庭制度、现代法律、亲邻关系的全景敞视监禁,人的兽性被规训起来,由这种压强所产生的变态行为也格外令人怵目。一个有趣的对比:帕索里尼就几乎不会在这个意义上处理乱伦的题材,即使是《俄狄浦斯王》和《索多玛120天》,也是完全不同版本的故事。

    19分钟前
    • 彼得潘耶夫斯基
    • 推荐

    还没看到过国内真正反思二战与人性的电影,场面不用漫山遍野地逃荒那么大,时间不用连绵几十年,一天一家人足矣,期待能有人破冰。

    24分钟前
    • 第四公民
    • 力荐

    看上去波澜不惊的家庭宴会,随着一次次敲打酒杯行致酒词,新状况不断发生。舆论被动的长子最终反败为胜,让道貌岸然的禽兽父亲名誉扫地。值得一提的是家宴中的群众被刻画的十分麻木不仁,总是窃窃私语然后若无其事。Dogme95的画质有些折磨人。

    29分钟前
    • 莱尼圆
    • 推荐

    太赞了!看的英文字幕居然还能那么喜欢!丑恶的家族秘密和各种抓马最精彩了!这估计是最不闷的Dogme电影之一吧!几处神剪辑和摄影亮瞎眼!

    3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又看,再次感慨牛剧作神剪辑。很多人认为不晃更好,伯格曼也是这么说的。但我觉得晃得很好,有必要晃(除了鬼魂视点这个动机,你不能否认摄影机架好,演员就很容易端起来油起来,而这里演员的松紧适度,对不可预知的摄影机有一些不知所措的状态非常有感染力)就是画质太渣

    34分钟前
    • 🌞娘卷卷🌙
    • 力荐

    看的时候就觉得这种手提拍摄很奇怪,查了一下才知道这是世界上第一部Dogme95电影。剧本很强大,但可能因为下载的版本原因,扩大了观影的不适感。但还是对导演新作狩猎充满期待。

    37分钟前
    • 盲忙
    • 还行

    比起罪有应得的父亲,永远正襟危坐在荣誉那边的母亲才更像一个魔鬼吧

    38分钟前
    • 力荐

    Dogme 95的作品,晃时间长了也不错,不过还会觉得用古典拍法,变革和反讽的力量会更明显。牛逼的还是剧作本身,以一种传统的家庭故事做派入手,不断解构和演变。

    4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B-】还是接受不了这个导演的风格。但是剪辑真是厉害呀。这个剧情应该去豆瓣“直播我身边的皇家极品”小组

    43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Dogme95真的生猛(拉斯冯提尔和温特伯格都是金牛),能把这么classic的剧本拍的倍儿带劲,剪辑太不讲理了简直就是把观众一把推在墙上赤裸裸的耍流氓,摄影也非常爷们儿,金牛男可真是法西斯。四星半,剧本太无懈可击否则我会给五星的。

    45分钟前
    • 撕撕撕
    • 推荐

    亲密而又疏离的流变(上帝)视角在私人以及公共空间里缓慢攀爬或肆意飞行。偌大的聚会上不是人与人的相敬如宾而是彼此之间的相敬如冰,温特伯格的《家宴》正如拉斯的《狗镇》一样生猛而直接。这个两个天才型的反叛者都在剧本上显露出他们自然而外溢的才华,但二人在叙事的语言和形式上却也沾染了过多“失败者”的戾气。“众声喧哗 总是艺术又失败了 艺术的胜利都是静悄悄的”,木心明审。于是接着说“惊世骇俗 就是媚俗”。

    49分钟前
    • Muto
    • 还行

    Dogme1。比较少被提及的一个点是Dogme95是最早对数码影像进行回应的艺术电影运动,而在对数码摄影机手持优势的极端运用之外,Vinterberg也同时乞灵于欧洲电影传统的两大脉络:实景、同期声、无音乐、时空连续性的极端现实主义,以及非连续性的蒙太奇(两者或许存在内在冲突)。借此Dogme将自身与同期好莱坞数码电影(科幻片为主)的奇观路线区分开来。

    54分钟前
    • Octopus
    • 推荐

    本片是第一部遵守道格玛95“纯洁誓言”的电影,也是温特伯格成名作。影片撕破了一个表面高贵光鲜家庭的遮羞布,将不堪的家丑赤裸裸示人。俯仰偷窥多视角的手持拍摄完美契合了这个躁动不安、暗潮汹涌的故事。剪辑粗粝随性,三兄妹浴室寻宝的交叉蒙太奇精彩万分。一部张力满满抓马不断的佳片。(9.0/10)

    5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剧作太神了,即使不是Dogme95的片子也会很赞啊。没有流于简单的家庭情节剧,寓言性很强。剪辑是这部片子里最亮的部分。

    59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在瑞典、丹麦这几个北欧国家,我甚至猜想凡是有纳粹背景的家族常有父亲性侵自己儿女的行为,他们甚至把这个当成一种为人父的权利,好比【龙纹身的女孩】里的那个纳粹家族。那一个晚上一场热闹的家庭庆典成了一场家变,家丑被导演处理成了一个个连环炸弹,彻底撕掉了资产阶级的遮羞布。★★★★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大元旦的看这么压抑的片子,别说片子里参加宴会的人了,观众看着都如坐针毡。29岁的温特伯格好不血气、泼辣,这脾性一点都不比拉斯冯温和。如果《秘密与谎言》只是家庭小抑郁的话,《家宴》就是重度精神分裂了。

    1小时前
    • 合纥
    • 推荐

    加强升级版《雷雨》。尽管Dogme95实在无聊透顶,但很难不给这部片子打个5星啊。

    1小时前
    • 易老邪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