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导火新闻线2016

    导火新闻线2016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香港2016

    主演:吴孟达,周家怡,杨淇,何珮瑜,姜文杰,唐贝诗,方健仪,庄锶敏,王宗尧,张建声 

    导演:方浤酌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1980

    • 更新HD

      维多利亚的秘密2016时装秀

    • 更新HD

      维多利亚的秘密泳装特辑2015

    • 更新HD

      美错

    • 更新HD

      维多利亚的秘密2018时装秀

    • 更新HD

      维多利亚的秘密2014时装秀

    • 更新HD

      维多利亚的秘密2011时装秀

    • 更新HD

      灵魂暴风雪

     剧照

    导火新闻线2016 剧照 NO.1导火新闻线2016 剧照 NO.2导火新闻线2016 剧照 NO.3导火新闻线2016 剧照 NO.4导火新闻线2016 剧照 NO.5导火新闻线2016 剧照 NO.6导火新闻线2016 剧照 NO.16导火新闻线2016 剧照 NO.17导火新闻线2016 剧照 NO.18导火新闻线2016 剧照 NO.19导火新闻线2016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电视剧《导火新闻线》原班人马拍摄电影版,更加入吴孟达,前主播方健仪等增加新鲜感。  影片讲述囧报及闪报为了点击率的媒体斗争,却无意陷入了寻仇者闯入电视台用炸弹挟持人质,向政府高层请愿通过恢复二次申诉,作为媒体正邪两方是如何站在各自立场斗智斗勇,事态不断升级揭露出官商勾结等隐情,人质与寻仇者命悬一线......

     长篇影评

     1 ) 人血馒头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曾有过“人血馒头”的说法,因为实在太过于骇人听闻,多年以来一直无法忘记。原本只是以为是由于愚昧无知才产生的这个词,现在才知道,现代社会,仍然还有“人血馒头”的存在。

    作为新闻媒体,在飞速发展的快节奏社会,如何能够博人眼球,吸引注意力,已越来越难,对于媒体人来说,要求越来越高,快!快!更快!已成为他们的日常标准,谁能先一步爆料,谁能爆出猛料,谁就是赢家。

    电影中多次用著名照片《饥饿的苏丹》举例,说明媒体人要时刻保持饥饿感,才能对所有事件敏感,管中窥豹,从细节推到全程,抢占先机才会赢。甚至于闪报主编的名言,没有新闻就制造一个新闻。

    看了一些影评,发现这部电影被一些专业新闻人士批评为是一部非新闻专业的电影,其中的故事塑造太过于脸谱化,程式化,与实际相距甚远。甚至于违背了媒体原则,不能称之为一部反应媒体人的电影。

    但是个人认为,影片中提出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是值得我们社会大众和媒体人深思的。君不见,当初《饥饿的苏丹》作者凯文卡特在获得94年普利兹新闻特写奖后不久,就因为巨大的压力自杀身亡。原因是被人指责当时只顾着拍照而没有采取人道救助,但事后很多专家学者表示,照片中兀鹰是一种食腐动物,并不会对小女孩造成威胁,且在摄像头外还有她的母亲在身边,而且小女孩的手上还有代表当地人道主义组织特有的手环,表示她并不是孤独无助的。原本在照片中有的注释和作者的说明,因为某些原因,被剪切掉了,看到“不完整”照片的人士便得出了一个作者是冷血杀手的结论,舆论大众硬生生逼死了一条人命。

    “人血馒头”自古有之,现在社会很多新闻媒体也是屡见不鲜,近期的江歌案,有媒体不为江歌母亲奔走呼号,反而是对江歌在日本的私生活大加评论。汤兰兰案,面对一个被亲人性侵的女孩,在多方人士的努力下,好不容易让她隐姓埋名重新过上了新生活,但是在该案爆料后,听闻某些媒体居然开始深挖这名受害者的身份,妄图将其公之于众,满足大众好奇心,而后果,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回到影片,印象最深的一个是吴孟达扮演的受害者的父亲,不愧是老戏骨,将丧女之痛表现的淋漓尽致,以至于隔着屏幕都能深刻感受到这种痛苦。另外就是闪报的女主编,戏份不多,但是出场非常惊艳。话说,2016 年拍摄的港片,里面所有的人都说粤语,但是只有反面角色说普通话,什么意思,恐怕大家都心知肚明了。

     2 ) 新闻伦理与卖点

    看完整部片,用我感性的一面来说,情节和有些镜头真的有打动我,有泪点。达叔的一家真的太惨了,女儿死于非命,作恶者却利用香港法律“一罪不可二审”和“金钱能使鬼推磨”的默认法则逍遥法外。之后的几年里,达叔用示威等手段试图促使高层通过“一案两审”的条例。但民主评议的虚假与媒体的凉薄让达叔沮丧了,最终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影片中有两个主要矛盾,今天讲记者职业道德和新闻卖点之间的矛盾。以《闪报》和《囧报》两个报纸引发人们对于新闻下线的思考。闪报是典型的无下限、不见血不见报的庸俗报纸,一直强调的市场性报道和流量至上的原则似乎渐渐泯灭了记者的初心。《饥饿的苏丹》的拍摄者多年来受到了很多争议,究竟是先拍摄还是救人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影片里闪报记者手指按在快门上,屏息等待脚手架砸向小女孩的那一刻。那时我突然觉得,救与不救,都是记者自己的选择,道德感和流量间的针锋而已。可做真实的记录者就意味着要成为冷血动物吗?是做一个好记者还是做一个有名的记者呢?

    新闻可以救人,亦可以杀人。希望记者恪守职业本分之前,更能先做个人。

     3 ) 小新闻就炒成大新闻,没新闻就编新闻

    片中反派闪报主编的一句“小新闻就炒成大新闻,没新闻就编新闻”道出了,现如今传媒行业的潜规则,记者早已不是揭露真相的代名词,而成了某些不良记者获利的“摇钱树”和炒做自己名声的工具!就象片中的一样,各家媒体为了争夺点击量和曝光率,早已屡屡突破良知底线...不管遇难的家属如何难受,像苍蝇一样围上去提问各种让其难受的问题,不故其感受;不管事件的真假,只要有爆炸性,就第一时间刊出,结果屡屡被反转打脸;将自己位于法官的地位,去主观的审判事件中的弱者,结果导致了更多的“我弱我有理”的事件发生,任何一个行业的工作者都要有自己的良知底线,记者也不例外!

     4 ) 碎片

    已经很少有关于记者传媒题材的电影了。记者曾经是无冕之王,笔尖扛道义,揭露不平事,为民请命;记者也是过街老鼠(尤其是娱记),防火防盗防记者。 在一起挟持事件中,涉及对新闻报道职业操守的思考、司法如何回应弱势群体的诉求、政府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谈判专家的人性关怀。着眼点丰富,增加了影片的厚度。 吴孟达与周星驰分道扬镳后,几近息影状态,这次表演中规中矩。

     5 ) 我们还得向前走

    法律的初衷是为了惩防罪犯和规范我们的行为,当法律错了我们是不是应该有更多的机制保证双方的公正性,而媒体应该起到的是监督责任,却不是一场只有买卖新闻的报道,为了收视率而违背了“人大过于一切”的准则。

    电影的主题就是围绕着一个幸福美满的三人家庭,在17岁女儿在平安夜在外被人强奸后暴力致死,由于证人做假证词而导致罪犯无法坐牢为由,但证人良心过意不去而同被害人父亲讲明了情况,但由于香港法律不允许“一罪不二审”的法条而不能再次起诉罪犯。

    直到7年后在电视节目的时候,当时的“罪犯”来参加访问,然后就挟持了他,以炸弹威胁要求见立法主席,最后在网络舆论的帮助下,选择了释放人质,最后结果也是好的,伤亡减少到了最小。

     6 ) 人道主义是新闻人的理想国

    讨论的死循环

    讨论新闻道德和新闻价值的时候常常容易陷入困境,因为没有设置一个特定的前提,那就是新闻到底为谁服务?若对象不确定,讨论则无意义。举例来说,如果新闻选择为资本服务,资本的目的就是利益最大化,那么新闻价值就会相对高于新闻道德;如果新闻选择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那么新闻道德就会相对高于新闻价值。

    人道主义与新闻真实

    新闻的宿命不是钱权主义,而应该是人道主义。所谓人道主义,是指将人和人的价值置于首位的概念。体现为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新闻报道中体现人道主义,就需要站在人自身的角度,贴近人自身的情感,表现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无疑是理想状况,因为一旦人的意识与活动介入新闻,人的主观思维往往会使得新闻违背真实性,从而改变新闻的报道性质,变成宣传性质。然而所有国家的新闻都是经过人为筛选后的报道传播,只不过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宣传意义明显大于报道。无可避免地会提到新闻自由度,然后无可避免地开始质疑,挣扎,妥协。人道主义即使当下很难与新闻真实作出平等的结合,但越是因为难,才越显得珍贵。

    挣扎后沉默

    我相信新闻价值是新闻人的出发点,也是他们的目的地。我更相信人道主义是新闻人的出生地,更是他们理想国。我本该庆幸自己是新闻专业的学生,但在这片土地上,更多的时候我是充满憎恨又无能为力。

     短评

    这部影片来源于HKTV的同名精品剧集 剧中围绕的主题是为了一桩强奸杀人案而探讨一案两审法律的修订 以记者的采访工作和报章日常运作为主题 凸显记者新闻理想和报章现实利益两者间的矛盾与张力 应该说是很有诚意的一部作品 作为一部剧情片算是很好了 看到最后很感人 达叔不愧是老艺术家 演绎得收放自如

    7分钟前
    • 李小庫
    • 推荐

    剧本认真有诚意确实花了功夫去做,但是还是很雷啊,而且一定要把坏人都写成是大陆人是什么意思?

    10分钟前
    • 小野蛋子
    • 还行

    補記大銀幕 2年前. 吳先生演技無得彈.....周小姐太少機會......

    12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推荐

    不错,比“Money Monster”要好,诚意很够。要点击量还是要真相?要去迎合观众还是引导观众?要救人还是要新闻?最后给一个相对理想的结局不是不好,但是总体来说还是真实度不够。

    15分钟前
    • vivi
    • 还行

    媒体无耻的嘴脸,在资本主义社会显得尤为突出。

    16分钟前
    • 小妖哪里跑
    • 力荐

    對新聞工作者的敬意之作。看的記協組織的傳媒專場,同座的都是些當代香港最知名的優秀前線行家,看完後大家對當中很多細節共鳴很多,有些感動;但電影也帶著電視劇改編的明顯短板,故事單薄,虎頭蛇尾,探討主旨的台詞直白過火,港劇味濃,觀眾仿佛弱智…主創和主演都是有心人,我還是喜歡這個系列的。

    20分钟前
    • 楊不歡
    • 还行

    給三星因為達哥是男一號,毛記抽水成功。感覺沒電視劇好看,有點過於理想。方凝金句依然是亮點。

    21分钟前
    • Alexis.W
    • 还行

    可能很俗套,比如故事,比如两家媒体的对立设定,比如故事的走向和发展;可能不完美,比不上恐怖直播,也不如新闻编辑室那么优秀,可能是在小打小闹。但如果你真的做过媒体,做过纸媒记者,你才能体会很多记者的无奈,你也知道那些为了点击率而不顾良知的行为是多么真实多么可怕。3.5

    26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挺出乎意料的,热点、伦理和政治影射一个不缺,完成度是近年港剧剧场版里最高的一个。热点蹭了个全,但吃相不难看,某些蹭得太凶的片子跟这部比,就是片中的《闪报》。

    28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推荐

    和《恐怖直播》比起来,《导火新闻线》就显得有些小打小闹了。

    31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挡不住的IP电影和打不死的小强一样招人烦,如果维基台的良心剧都被拿来拍烂的话,那么港剧和港片同归于尽就指日可待了

    36分钟前
    • 老朱無電影不歡
    • 较差

    在電影一開始,藉著那一張經典的蘇丹饑荒照片,開啟先拍照還是先救人的對話,就已經拋出了守護新聞道德的主題。只是,吳孟達演得太好了,讓觀眾的心情完全跟著他走,感受著他的無助、絕望、痛苦以及重燃希望,於是,綁架線的存在感便超越了記者線,當然記者線本身也有著淺白直接和理想化的問題。當一個又一個陌生的年輕人,放下手機,走上街頭,表達自己態度、釋放自己善意的時候,還是無法自抑的熱淚盈眶,再一次證明了我對類似情節永遠毫無抵抗力。

    39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还行

    因为方凝的一句话,这部戏的立意去到了一个新高度。 但愿整个世界没有变的太坏。希望尚在这些个记得初衷是什么的地方。

    40分钟前
    • 青山戚戚蛙
    • 力荐

    做传媒的.就应该站在中立的角度.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地去做报道.做新闻.如果当主流媒体都成为政府的工具.那最后.只会变成CCTV.贪心的媒体最后都缺了一个心.良心.PS:好耐冇睇过一出咁有港产味嘅香港电影.达叔真系好好戏.另外各主演都不错.但突然睇到毛记东方升.瞬间出戏..

    41分钟前
    • 些晕
    • 推荐

    一锅熟!一锅熟!完成政治述求的直接途径便是搞个大新闻呀大家齐上街,这种主题,哪怕将唯一官腔普通话的恶人硬说成台湾编辑,也是在大陆上映不了的喔。政治幼稚简单直接的港产狗仔队版《新闻工作室》,卡通热血正能量,挺好

    45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香港记者跑的就是快!

    50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还行

    非常觸動,尤其是當下傳媒景況一點也不理想時,電影反映的是理想主義的折射。打一場逆轉勝,現實如此艱難,但盡力而為。

    52分钟前
    • 小李
    • 力荐

    探讨了新闻价值观与社会、法律之间的关系,很赞

    57分钟前
    • 束发行
    • 力荐

    港版《恐怖直播》,技术上稍显粗糙,整个过程充斥着一股傻乎乎的想当然

    1小时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其实就是压缩精简了的港剧,电影感不足。关于新闻伦理,表现得过于肤浅了。

    1小时前
    • Clyde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