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爱情片 摘金奇缘

    摘金奇缘

    评分:
    0.0很差

    分类:爱情片美国2018

    主演:吴恬敏,亨利·戈尔丁,杨紫琼,嘉玛·陈,奥卡菲娜,卢燕,岑勇康,郑肯,水野索诺娅,吴育刚,欧阳万成,钱信伊,瑞米·许,尼科·桑托斯,陆思敬,苏慧敏,方展发,谢宛谕,维多利亚·洛克,许优美,郑花如,许静雯,卡尔文·王,陈琼华,刘佳镁,陈美廪,内万·科伊特,阿曼达·埃文斯,彼得·霍奇森,安德斯·塔格,丹尼尔·詹金斯,彼得·卡罗尔,黛博拉·杨,查尔斯·格朗斯,杰西卡·加莱蒂,斯威华特,罗尼·纪,李文全,罗杰·谢克,李志坚,李君文,拉塞尔·黄,马尔库斯·莫,杰瑞卡·黎,乔·翁,陈胤希,德尔菲诺润二,比阿特丽斯·契 

    导演:朱浩伟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摘金奇缘 剧照 NO.1摘金奇缘 剧照 NO.2摘金奇缘 剧照 NO.3摘金奇缘 剧照 NO.4摘金奇缘 剧照 NO.5摘金奇缘 剧照 NO.6摘金奇缘 剧照 NO.16摘金奇缘 剧照 NO.17摘金奇缘 剧照 NO.18摘金奇缘 剧照 NO.19摘金奇缘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摘金奇缘》改编自新加坡作家关凯文畅销全球的小说《疯狂的亚洲富豪》,讲述了美国出生的华裔经济学教授朱瑞秋(吴恬敏 饰)与男友杨尼克(亨利·戈尔丁 饰)一起参加他的好友婚礼时,竟惊讶地发现男友原来是亚洲“钻石王老五”。惊魂未定的瑞秋不仅要面临尼克身边前赴后继的美女攻势,还要直面男友背后错综复杂的豪门恩怨,更有杨紫琼饰演的高傲富家婆婆进行百般阻挠。当朱瑞秋误入名车、派对、珠宝、豪宅萦绕的纸醉金迷的亚洲富豪世界,爱情突现阶级鸿沟,作为现代版“高知灰姑娘”,她能否打好这场爱情保卫战?

     长篇影评

     1 ) 南洋与殖民地文化

    影片名为“疯狂有钱的亚洲人”,此处的asians应该指的是南洋亚裔及他们的international peers吧。从来自新加坡的原著作者为给外国人“科普”的东亚人种阶级分层可见一斑: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印尼华人、新加坡人、香港人、马来华人、欧亚混血、纽约和洛杉矶的美籍亚裔、康涅狄格州的美籍华人、温哥华和多伦多的加籍亚裔、悉尼和墨尔本的澳籍华人、泰国人、福布斯公园(富人区)的菲律宾人、美国出生的华人、台湾人、韩国人、中国大陆人以及普通印尼人。在这排名中,人均GDP已超越西班牙、希腊,稳坐发达国家宝座的韩国只能屈居印尼、泰国和菲律宾之后,而G3中的日本则直接被忽略了,也可能作者觉得日本已经“脱亚入欧”,需剥夺其亚洲鄙视链参赛资格。

    作者的评价体系是“老钱”,而印尼华人和新加坡人毫无疑问就是作者心目中根正苗红的体面老钱,接受西方精英教育,一口纯正流利的英文,与西方水乳相融的良好关系。作者在访谈中谈到亚洲有一部分人很有钱,过得很精致,比如他的祖母早在30年代便从巴黎定制鞋子。我不知道作者如此讲是想与西方刻板印象中贫穷的亚洲人/中国人区分开吗?努力想让西方知道:看,不要把我们混为一谈,有一部分亚洲人很有钱的,我们,与来自中国大陆的“暴发户”是不同的。这个亚裔鄙视链,以及电影中人物黄皮香蕉 “outside yellow, inside white" 的文化属性,让我在惊诧之后开始了思考,这一切为何如此熟悉,感觉超越了南洋的范畴?

    终于我意识到,南洋文化,和拉丁美洲,甚至非洲有着令人震惊的相似之处。在阿根廷,委内瑞拉甚至曾经的民国,衣着体面、过着优雅欧式生活的老钱不在少数。阿根廷玫瑰贝隆夫人的美貌与优雅,比宋美龄之流不知高到哪里去了,遑论南洋老钱。这些地方就像欧盟天天称呼意大利希腊为peripheral countries (边缘国家)一样,这些地方是西方体系的边缘地带。西方体系的核心在欧美,再缩小范围,则在美英法德,它们是西方政治经济和科技的中心,更是文化潮流的诞生地和标准制定者。一个人的优雅程度,学识深厚,甚至美貌和酷炫与否的评价标准完全取决于西方审美。这些边缘地带准融入了西方体系,就像二流学校的经济博士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想博顶刊编辑龙颜一悦,边缘地带的人们,甚至有钱人,身处脆弱的文化潮流净逆差国,潜意识里,仍需要靠“英国的生活方式”、“地道的美式鼻音”等等流于表面的标签来培养自信,仍然诚惶诚恐的等待英美人民对自己身份品味的认同。

    影片开头杨紫琼饰演的杨夫人在外国酒店遭遇歧视而又靠金钱反杀的场景,虽大快人心,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矛盾与悲哀。观念意识的传播速度会慢于经济实力的改变,这没错,你需要有钱足够久,才能让他人意识到你不是难民,但歧视就会终结吗?加重眼影营造出深眼窝就能让人觉得你长得和白种人一样,不该被嘲笑了吗?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和文化的繁盛可能才是最后的答案。于是更加佩服日韩,有着真正科技含量的跨国巨鳄,也有自己完整体系的文化产业。日漫是多少欧美人的童年,Pokémon go能点燃一夏,冰山一角之下是深厚的文化内功;韩国Kpop再脑残肤浅,能让一巴西男子试图整容整成韩国人的样子,也算绝对成功的文化输出了。出于好奇我曾拿着迪玛希的视频问一个德国妹子,你觉得他是哪里人,妹子脱口而出“韩国,只有韩国人有这么完美的长相”,让我惊叹韩国人在欧美一部分人心中的颜霸形象。我也曾在Youtube中国脑残古偶剧下看到过菲律宾人的留言:以前觉得亚洲人都长得很丑,很有自卑感,看了这部剧之后发现原来我们亚洲人也能这么好看,很开心。

    亚裔可以很酷,很好看,不一定是要通过努力模仿白人的一颦一笑。这个世界有各种值得欣赏的美,黑人超模美不美,很美,你会用“外表是黑人,内心是白人”来恭维她吗?当亚裔努力与黄种人划清界限,想向全世界宣告我们内心是白的的时候,其实就已将自己摆在了劣等的位置。真正的自信来自于内心的富足,来自于整个族群的经济文化地位。打断自己文化的双腿,把自己塞进西方宏大叙事的边缘地带,真的就能为我们带来期待已久的平等地位吗?我们本来就不是劣等民族,我们有自己的审美和文化,我们只是还在发展。所幸的是,可能我们这代人就可以决定,这种殖民时代遗风能否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当亚洲文化涅槃重生,当亚裔不必像内心惶恐的孔乙己,总是小心翼翼怕闪了逼格的腰。

     2 ) 致那些没看电影就打一星的人:或许它不是拍给你看的

    刚从影院回来,感触比较多。

    这是好莱坞二十五年来第一部全亚裔阵容的主流片。

    导演John M Chu说:现在好莱坞有至少五六部亚裔演员主演的电影尚在计划中,制片人都在等着看Crazy Rich Asians这部电影票房如何,它的成功将注定其它电影是否可以依次搬上大银幕。

    是不是夸大其词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好莱坞大片中,属于亚裔的角色真的太少了。

    甚至连白人公然抢走本该属于我们的东西的时候,我们都毫无办法。

    我个人有一条黑名单,以下这些演员, 我今生绝不会花一分钱看他们的电影。

    Scarlett Johansson,抢了Ghost In the Shell原本属于亚裔的主角。

    Emma Stone,抢了Aloha原本属于亚裔的主角。

    Tilda Swinton,抢了Dr Strange原本属于亚裔的角色。

    Mark Wahlberg,著名种族歧视者,曾经把一名无冤无仇的亚裔男子暴打到双目失明。

    还有刘亦菲主演的花木兰,就在前几个月,还有消息流传出来,编剧计划把电影变成双主角,男主角变成白人,跟花木兰谈情说爱,然后变身大英雄帮她拯救中国。

    你或许在问:这些演艺圈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因为一些空虚的概念花钱去支持这部电影的票房?

    如果你不理解,那么也没关系。因为,真心的,真心的,这部电影不是为你拍的,你不是受众。

    我到现在还记得小的时候走在街上,一辆车飞掠而过,留下一句话:“Go back to China!”是小孩子的声音,尖利又恶毒。

    记得高中的时候,很多女孩轻蔑的撇嘴,“我才不会考虑跟Asian的男生约会,他们都戴眼镜,书呆子又超级娘,一点都没有男人的感觉。”

    记得大学的时候,学校的匿名论坛上这样的帖子漫天飞:“中国学生们都是团伙作弊,作文全都是雇人写的,学校应该好好查查他们,叫他们滚回中国去,不要占用我们美国公民的资源了!”

    记得上班后,同事直接把有亚裔名字的简历拉进回收站,”多半口音很重,跟他们沟通太困难了。”

    他们不敢这样讲黑人,不敢这样讲拉丁裔,但是他们敢这样讲亚裔,毫不掩饰的。为什么?

    想起我小时候好朋友的妈妈,为了维持生计,自己开了一个小小的裁缝店,眼睛早早的就熬坏了。

    被白人顾客刁难,痛骂,都低着头忍着。

    认识的另一个女孩,在纽约廉价的美甲店打工。

    同样来自白人的刁难,甚至被脚踢到下巴。

    还是忍着。

    ...

    我小的时候曾经想过当演员,想过当导演,但是我不敢,因为好莱坞那个时候除了成龙根本就没有什么知名的亚裔演员。大三选专业的时候,我在电影学和商学院之间权衡了好久,最终还是报了商学院。

    直到这几年,才慢慢地看到亚裔演员们在好莱坞冒出头来。Steven Yeun,Constance Wu,John Cho。

    还有最近开始试图转战好莱坞的吴彦祖。

    他们不是如范冰冰或景甜那样被大陆投资人安插在电影的中国角色,他们是美国人,他们的英语水平、文化、沟通能力、幽默感、演技、颜值和白人与黑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但是他们就是演不上主角。

    他们没有一个拥有真正的国民度。

    我们要走的路还是太远。

    最后说一下Crazy Rich Asians。

    好看吗?挺好看的。

    是奥斯卡杰作吗?不是。

    逗我乐了吗?逗了。

    感动了吗?有点。

    后悔花钱了吗?

    不后悔。

    月底John Cho主演的Searching也要上映了,据说是不一样的Asian-American故事。在这里可以期待一下。

     3 ) 给华裔们拍的轻松喜剧啦,不要想多了。

    被同学拉去看该剧,多半时间还是蛮逗乐的,小部分时间强抑身上泛起的鸡皮疙瘩,最佳状态应是将其作为轻松紧凑的浪漫喜剧,不要过于分析其背景内涵。话虽这么说,可仍忍不住留下几句随感:

    1. 美籍华人想象中的传统文化真是离奇古怪。南洋的老钱家庭,有几个不是三妻四妾的,怎会留给尼克来单传,又怎会冒出位一口京片子的贾母,带着大家包饺子呢。

    2. 室内装潢走苏丝黄的高端妓院风。让人想起了倾城之恋里,姑妈家开的花园派对,可姑妈再怎么想讨好西人审美,也不会把祖宗象摆在正门楼梯上方吧。不过话说回来,但凡去过张弼士故居的人,也可以体谅编剧踵事增华的心态,只是开餐馆长大的,又怎能知道热带仆人们该穿白色dinner jacket呢。

    3. 编剧涉及狮城的段落,都还比较到位,瑞秋选在来福士入住,在组屋吃大排档,让人觉得该剧有当地旅游局的参与。婚礼场景放在圣安德鲁堂,也拿捏的不错,只是堂内布局太奇特了(也不是Methodist),选该堂成礼的家庭,一般都会循规蹈矩,将钱留到Reception上撒。

    4. 还是缺少有层次感的男角。真正代表父权威严的尼克爸爸,全场一直没有出现。其他男性角色,基本上均为脸谱类的表演,稍有些看头的凤凰男段落,给的篇幅也远远不足。这其实也不仅是该剧的问题,而与亚裔男性在美国文化的尴尬位置有关。

    5. 至于津津乐道的打麻将片段,将其与色戒的麻将戏一比,便可知熊猫快餐与中餐的区别了。

    6. 全剧将追求个人passion与维护家族体面对立起来,乍一看反映了两地文化的差别,只是由美籍华裔作为美式追求个人passion的文化代表,不免有些好笑。那么多华裔的经济系教授,那么多牙医,大家千奇百怪的个人passion,怎么都落到这几门职业了啊。

    7. 美国不少亚裔,将该剧捧为提升亚裔影响力的剧目(开篇隐指伦敦的Savoy Hotel,也不知是作者的哪门子暗气),而以该剧为代表,也蛮有趣味的。这里非裔选的是一部科幻剧为族群翘楚,而亚裔则选了一部浓妆艳抹的炫富剧,画眉画得也太深了点儿罢。

     4 ) 我们没那么Rich,他们也没那么Asian

    《Crazy Rich Asians》对于Asian Americans而言是一场“回归” — 触碰他们原本只能隔海相望的本土亚洲文化,然后得以回归北美大陆的自由精神。
对于更广泛意义上的Asians in America而言,我们可以从电影里获得同样的慰藉吗?

    原文发布于“仙人掌软糖”公众号

    2016年,我曾在纽约的一家文化教育机构工作,那个夏天没产出什么卖座电影,全城最重要的活动是打Pokemon Go。某天午休时,我和上司同事们聚在一起打游戏。上司是一位第三代美籍马拉西亚移民,因为同是亚洲人,我和她也走得比较近。打过这游戏的人会知道,玩家可以加入红黄蓝之中的一家战队,上司问我是哪个队的,我回答“红色”,她笑道:“哈果然,因为你是中国人,当然会选择红色!”

    但我并不是因此选择红队的。每支队伍有相应的战斗原则,蓝色代表智慧,黄色代表直觉,红色代表力量。我的选择仅仅来自于我的性格倾向。作为小组里唯一的中国人,也是唯一的外国人,其他人自然而然地对我的出身背景和文化习惯有所预期。可是,当我的个人选择和我身份所带来的刻板印象恰巧重合时,我要如何说明,他们想从我身上印证的中国文化,很可能是一种过度阐释?即便这种刻板印象不是具有恶意的,甚至是褒义的?

    何况我本以为作为少数族裔的上司会更懂,某个群体的文化不能用来解释一切个人选择,种族的特质也不完全先验于个体体验。在作为“亚裔”、“中国人”、“少数族裔”这些身份存在之前,我有没有可能仅仅作为一个独特的“我”被他们认识?

    2018年的夏天,《Crazy Rich Asians》(中文标题“摘金奇缘”)夺得了全美票房第一。女主角在飞往新加坡见未来婆婆之前,她的中国妈妈告诫她:“要穿红裙子,红色对中国人而言才是吉祥的颜色!” 于是它又把两年前的问题摆在了我面前,也摆在了成千上万渴求着被主流影视产业眷顾的亚洲人和亚裔面前。

    一· 自定义的“Asian”和如影随形的“America”

    《Crazy Rich Asians》这部完全由亚裔出演、以主人翁身份讲述亚洲人生活的浪漫喜剧电影,在近年来推崇少数族裔平权运动的北美不出意外地获得了一致好评。把电影的商业成功完全归因为“政治正确”的社会讨论风潮是不合适的。不可否认,在电影上映的2018年,亚洲正逐渐成为和欧美势均力敌的世界政治经济中心。世界组织、跨国企业和文化机构都愈发注重亚洲国家和亚裔代表的发言权。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Crazy Rich Asians》的走红势在必得,它一方面为亚洲人提供了第一人称叙事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为其他背景的观众打开了了解亚洲的窗口。

    一目了然地,电影推翻了以往影视作品里很多针对亚裔的恶意丑化,比如亚洲男性的瘦弱矮小、亚洲女性的沉默被动、老一辈人的吝啬计较。这次的男主角出身新加坡首富家族,父母毕业于剑桥大学,肌肉紧实又举止绅士。女主角被设定为纽约大学年轻的经济学教授,勇敢独立,被有钱大小姐们欺凌也依然能昂首挺胸。作为首富家族精神领袖的阿嬷,举手投足优雅富丽。电影里也有不顺从丈夫为自己而活的女性榜样。从这个角度而言,这部喜剧电影是成功的。

    然而对于那些不那么负面的典型刻板印象,比如亚洲人的文化优越感、擅于数学,电影则潜移默化地发扬光大。除了西化的男主角和他的好友,电影里的其他亚洲男性实际上难逃好莱坞对华裔的刻板印象。他们要么是挥金如土的纨绔子弟,要么是大小姐们的“男闺蜜”,再要么就是木讷羞涩但热衷偷拍的怪胎。他们也没有180cm的身高和六块腹肌,是“矮挫富”的集合、好莱坞里常见的“desexualized Asian male”,他们是被去除了性吸引的一类人,被当作具有男性魅力的白人男子的反面衬托。

    饰演女主角闺蜜父亲的邓肯(Ken Jeong)曾在另一部好莱坞喜剧《宿醉》中扮演反派Mr. Chow。在《宿醉》系列里,Mr. Chow喜开低俗玩笑,并毫不掩饰地公开自己性方面的低人一等。我们在《摘金奇缘》里已经看不到这样直白地取笑亚裔的剧情,但配角的角色设定却传达着类似的潜台词

    无论是善意还是恶意的刻板印象,强化它们的后果是一样的,亚洲种族内部的个体差异性则被人暂时抛到脑后,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笼统的、抽象的种族脸谱。

    电影的结尾处,在极力刻画亚洲地理风情、强调各位角色的新亚洲身份之后,主角们在新加坡华人家庭一一击破文化束缚,摒弃了以家庭为重的传统亚洲价值观,最终纷纷奔向了象征着自由、前卫和兼容并包的,美国纽约。

    电影的标题所指是“Asians”,但“Asian”的中文对译可以是“亚洲人”、“亚裔”、“亚洲血统”、一切属于“亚洲的”,每个人在自己心目中都对Asians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有不一样的尺丈。标题里的“Asians”这个词太空泛了,空泛到我们可以填充任何定义,有以地域划分的Asians、种族血脉决定的Asians,也有单纯文化浸润养育出来的Asians。每个相差甚远、泛如星云般的群体,被某种尚未定义的联系牵引着,才组成了统称的“Asians”。

    但电影并没有细化这不同Asians其中的区别,把焦点断然放在了美国长期生活的“亚裔”和在土生土长的“亚洲人”之间的矛盾上。女主角是在纽约唐人街长大的二代华裔,她对妈妈说:“我是中国人,我讲中文”,而妈妈点着她的额头:“但你这里不是。”

    美国社会的群体划分以基因血统为准则,生来就在人口普查上自定义为亚裔的女主角,在面对人以群分的土生土长的亚洲人时,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她不够“Asian”。两种定义差异造成的身份冲击则在之后的剧情里愈演愈烈。

    于是,我的疑问不在于电影对亚洲文化的描绘是否“真实”,也不在于扎根新加坡的广东家族的生活方式是否足以代表电影标题所指的整个“Asians”群体。我关注的是,在亚洲本土文化和美国精神的对撞下,这部电影的亚洲内核究竟是什么?

    二· 作为符号编码的文化

    电影的亚洲风情体现在家庭饺子宴、在老上海歌谣、在麻将牌局、在比肩接踵的小吃夜市,即使夜市里的料理蒙太奇片段拍得像旅游宣传片也不影响他们看到导演的良苦用心(要把亚洲料理拍得不像旅游宣传片,可以参考李安《饮食男女》的开场)。 即便是对亚洲文化毫无了解的观众,也可以在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的包围下对亚洲管中窥豹。这些活动是多年以来广为人知的亚洲代言词,也是确凿存在的习惯习俗,在电影主打文化真实性、反对猎奇化异域化的宣传口径下,它们认证了一个等价关系,一种符号化、直观的的文化传播:元素A(华人)指向元素B(饺子或其他),反之B也推导回A。

    符号化传播看似无可厚非,但却使人习惯对文化浅尝辄止,满足于流于表面的常识。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里解释了文化符号化,消费者所获得的仅仅是“参与”,而不是“学习”。对非亚洲观众而言,电影里的场景使他们见识了真正的亚洲,即使他们并不了解饺子的口味千变万化(也不是所有华人家庭都包饺子)、不了解麻将牌局的博弈原理、不了解红色的具体象征,他们也不需要深入了解,因为电影已经把这些活动对亚洲人的意义稀释到了人人皆可意会的程度。

    当文化变成被“摘要/解了码的问题和答案的汇编”,它就像是被工厂打包出货的成品,可以便利地被作为信息交换,它成了一个人进入某个群体的敲门砖,或是用来区别于他者的筹码。文化用于交流,而文化符号对应的是交换价值和地位。

    但对于亚洲观众而言,即便没有光怪陆离的视觉听觉元素,我们也能理解这部电影的亚洲性,因为角色们的所作所为就是我们的日常。男主角带女友见阿嬷,一上来要先循序渐进地说“这是我朋友”,在阿嬷看了女友面相之后,大家才心照不宣。杨紫琼饰演的妈妈最懂得不露声色地否定人,嘴上笑容和蔼,其实打心眼儿里瞧不上未来儿媳妇,只要小孩子别犯上,大家还是相安无事。这种“不戳破窗户纸”、“以退为进”的含蓄和周到,是大部分东亚人处事的先决条件。

    然而在电影里,这些又是多么典型的恶婆婆形象。那场本该温馨祥和的饺子宴,以妈妈点出“之所以大家能坐在一起包饺子,是因为我们把家庭放第一位,而不是什么追求个人的成就”收尾。 (凭记忆写下的,和具体台词可能有细微偏差)她暗讽在美国长大的女主角不懂得亚洲的家庭观念,不会优先考虑家族利益,直到影片的尾声,她被女主角打动,以祖传的戒指为信物,把女主角纳入了家门。

    家庭观念为重是真实的,但它也不完全100%以家庭为单位,其实这和亚洲文化里根深蒂固的集体归属感和自我牺牲有关。只要在三人成众的场合,我们会宁愿做出一些让步,来寻求以集体为单位的安定。这也是为什么北美大学里的小组作业里总是亚洲留学生勤勤恳恳地替滥竽充数的组员收拾烂尾摊。可是电影并没有给我们解释妈妈的家庭观为何如此强烈,默认的原因就是“她是亚洲人,是大家族的少奶奶”,她也是一个为了家族荣誉雇用私人侦探起底女主角隐私的危险婆婆。(但读过小说原著的朋友告诉我,原作对妈妈的背景有所交代,于是她对家庭的自我牺牲是前因后果的,而不是像电影里似的脸谱化角色塑造。)

    于是乎,亚洲性被这部电影暗示成了美国精神的反面,是束缚的、苛求的、死板的纪律,本土的亚洲人在多元价值观的面前依然对自己的传统敝帚自珍。如果《Crazy Rich Asians》真的能作为一部在好莱坞站稳脚跟的亚裔电影,那么它应该给“美国”和“亚洲”提供一个互相影响借鉴的平等起点。亚洲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反面角色”出场的,反派在电影里只有两种命运,要么被打倒,要么被感化。很遗憾,大概鲜有人看了这部电影之后会向往并效仿亚洲的生活方式。这部电影里虽没有“猎奇化”的亚洲,但却有一个被符号化的、扁平的亚洲。

    三· 华人为中心的亚洲图景构建和亚洲内的“他者”

    电影虽然标题申明了“Asians”,但显然这部完全以华人为核心的故事应该定题为“Crazy Rich Chinese”更合适。在片子开头,电影交代了男主角的家庭势力辐射至台北、香港、上海、北京,就这样描画了一个想象中的亚洲共同体。但我们都清楚,“亚洲”远远超出华人社会,其他几大亚洲代表比如日韩印度马来西亚等等完全被电影标题的“Asians”一言以蔽之,更不要提电影的主舞台新加坡,其种族和语言文化构成甚至复杂过自诩文化大熔炉的纽约。

    电影里的亚洲内部种族歧视让人无法忽视。一个以华人为中心构建的亚洲模型很自然地将“非我族类”排除在外。Gemma Chan饰演的名媛和佣人们交流时惜字如金,一个手势就能让她们全体如军人般听从命令。另一幕是女主角乘车前往男主家的府邸,中途一路庭院深深,路旁绿植如热带雨林一般密密实实地遮盖了路灯光线,在女主和朋友正胆战心惊的时候,车窗两旁忽然闪现出两位带锡克头巾、深色面孔的印度保安,而且保安也不会讲话沟通,只是盯着她们二人,把她们吓了个措手不及。

    因佯装黑人妇女并对她们刻板演绎而引起巨大争议的2018年春晚小品

    一方面,职业的分类和交流方式的差异显示了新加坡国内阶级划分,作为单纯劳力的人是没有话语权的(这不是大多数亚裔和中国几十年前遭遇过的处境吗?);另一方面,森林和棕色面孔的意向明显符合印度人在东亚人视角下遭受的刻板印象:落后、原始、不卫生。

    19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Josiah Nott和George Gliddon将黑人和猩猩的头盖骨形状相比较,来证明黑人的“亚人类”智商和原始属性,以科学的名义污名化一个社会边缘种族,类似的歧视时至今日依然在媒体中屡见不鲜。差别仅仅是,在这部电影里,加害者不是白人男性,无厘头的戏谑风格也让隐形的种族歧视得以浑水摸鱼。

    如果说以往白人对亚洲文化的“猎奇化”是他们将我们的“日常行为特殊夸张化渲染“,那么《Crazy Rich Asians》这部电影则把我们已经存在的问题“日常化”、轻描淡写地一笑而过。

    一个长期受到压迫的少数族裔制作的喜剧电影,并不能成为妖魔化另一个群体的借口。

    诚然,这部纯亚洲面孔的电影获得全面票房胜利,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是“久旱逢甘霖”,是一件可喜可贺和值得支持的事情。作为轻松欢乐的rom com,它无需深入讨论严肃的问题,但正因为它是rom com,它所涉及的观众群更广泛,传播力更强大,影响也更深远。在我们庆祝它成功的同时,也可以意识到《Crazy Rich Asians》揭露了更多现实问题,纵容了一些看似良性的症结。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5 ) 黄豹

    神秘国度新加坡简介:

    面积不大,貌似只会出口叻沙和海南鸡饭这些科技含量较低的产品,其实真正的支柱产业是一种名叫马六甲的马甲,穿在身上刀枪不入,还能吸收动能、反弹伤害。凭借这一稀缺资源,新加坡掌握了领先于世界的科技,但是一直非常低调,整个国家被光学迷彩笼罩,从卫星地图上看只是一片茂密的热带雨林。新加坡的元首受到神兽鱼尾狮的祝福,继任之时要服用特殊原料制成的心形水饺,从而获得超越常人的体能。新加坡人打招呼和鼓舞士气的方式是抱拳拱手,大喊“Singapore Forever!”

    这部电影和《黑豹》(又名:《振金奇缘》)的最大区别是,华人真的喜欢到处疯狂买楼。

    一开场杨紫琼在伦敦遭到歧视索性把整间酒店买下来的桥段非常有《西虹市首富》的感觉。虽然影片反复强调男主角一家“old money”的身份,其实做的事情跟国产片里的暴发户也没多大区别。所谓“old money”,应该体现一种传承。因此杨紫琼就应该来一段传统中华武术,把那几个老外打一顿,才符合观众的期待。

    镜头一切,就到了二十多年以后,杨紫琼的儿子长大了。她儿子当然也姓杨,名叫尼克杨。

    纽约长大的女主角跟随男主角回老家参加婚礼。新娘子非常漂亮,我觉得为了增强神秘富豪身上的传奇色彩,最后应当来一段真相揭秘:新娘子其实是个机械姬,而且岛上除了他们老杨家之外,所有从事低端工作的全都是人造人。

    有人说这部电影是为了满足美国白人的猎奇心理拍的,但是我觉得一些细节还是挺能引起中国观众共鸣的。比如女主角一下飞机,男主角就带她去吃夜市大排档。越是有钱人对于路边摊和苍蝇馆子越有研究,越擅长发现犄角旮旯里的美食,相信大家身边都遇到过这样的朋友。另外男主角的奶奶特别擅长包饺子,小辈经常在外面为这件事打广告,跟我家里的情况倒是挺像。

    影片的核心矛盾,是男主角的家人希望他回来打理家族产业,不希望他跟着女主角在外面浪。这也跟国内很多年轻人的处境相似。虽然未必都有那么殷实的家底,但应该也有不少人面对过——父母给你在老家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希望你回家,偏偏你认识了一个非同乡的男/女朋友,两人约好一起去更大的城市发展,但是又无法割舍家人——这样的情况。

    女主角和未来婆婆的对立,背后是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影片的设定是,来自西方的女主角追求自由,而代表东方的婆婆杨紫琼甘愿为家庭牺牲奉献——她放弃当律师,专心相夫教子。这种总结当然是片面的,因为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不可能只要自由不要家庭,或是反过来。但总体看来,确实华人群体更喜欢“一家人齐齐整整”,对于“团圆”有着更强的执念。

    两种观念的交锋被具体化成为了双方的牌局。女主角的第一次亮相,就是在纽约大学的教室里通过玩牌进行博弈论的教学,这为后面的剧情做了铺垫。影片进行到中段,女主角在向闺蜜倾诉烦恼时,恍然大悟,“她是在跟我玩懦夫博弈(Chicken Game)”,于是在闺蜜的帮助之下,盛装出席婚礼,艳压群芳,向未来婆婆示威。这时女主角赢得了表面上的胜利,更大的危机马上就来了。她的身世被揭露,就连男主角慈眉善目的奶奶都翻脸无情,女主角心情沉入谷底。随后她在妈妈的鼓励之下卷土重来,跟未来婆婆进行“决战”——以麻将的方式。女主角故意把赢的机会让给婆婆,选择放手。“懦夫博弈”的玩法只会激化矛盾,女主角修正了策略,使用“退一步海阔天空”这种东方式的问题解决思路,最后摘金成功。我对于“得饶人处且饶人”“退一步海阔天空”之类东方式哲学或者所谓“中庸之道”持保留态度,但是就本片而言,女主角的思想转变是能卡上叙事拍子的,保证了故事的起承转合顺应观众的期待,避免平淡的同时也不让人感到突兀。

    我觉得有意思的一点是,为什么美国人玩牌的黑话总能跟“鸡”扯上关系。除了上面提到的Chicken Game,十年以前还看过一部电影叫《决胜21点》,里面有句名台词“Winner Winner,Chicken Dinner”,现在因为扑克牌以外的游戏变得更流行了。《摘金奇缘》里面男主角跟那堆不靠谱的表兄弟搭乘直升飞机前往单身派对举办地,这里可以顺便加一段跳伞戏,玩个真人吃鸡也不错。

    电影设置了老中青三代反派,女主角过关斩将。第一关是情敌Amanda,虽然手段很教父,却还是更像校园青春片里那种喜欢霸凌同学的舞会皇后。话说本片致敬科波拉的还不止这一处,上面提到的直升机那一段,放《飞翔的女武神》,明显是在恶搞《现代启示录》。那部电影也是发生在东南亚,但是片中黄种人的形象跟这里完全不同。

    第二关Boss就是杨紫琼,女主角和她的争斗贯穿全片,上面也已经分析过了。我其实最想说的是第三位Boss,阿嬷,感觉她才是最老谋深算的一个,就连杨紫琼也吃了她不少苦头。电影对她欲抑先扬,让她在初登场时给女主角和观众留下慈祥长者的印象。但是在那场女主角遭遇沉重打击的戏里,她却成了女主角最坚定的反对者。可惜从那以后,这个角色就消失了,如果女主角的斗争对象是她,想必冲突会更加激烈。或许这电影还打算拍续集,到时候就是杨紫琼联合本片女主角,婆媳两代共同对抗这位太后老佛爷。

    选角方面,本片算是来了一次欧美电影电视剧中亚裔熟脸大集结,其中Awkwafina扮演的怪咖闺蜜是影片笑点担当。她们两人第一次驾车去杨家的时候,俩印度保安之所以那么仔细地检查,肯定因为担心她是来偷钻石的。她跟女主角说不定也是通过打牌,不打不相识。

    言归正传,最赞选角的是找了卢燕来扮演阿嬷,一出来就能镇住场子,不管是和蔼的还是严厉的面孔,都让人觉得无法抵抗。我本来以为她也就七十来岁,结果一查才知道都已经年过九旬了。另外我还发现老人家在解放前曾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看来这所高等学府真的藏有长寿的秘密。

    《摘金奇缘》被拿来跟《黑豹》类比,我觉得并不夸张。通过主流院线片证明,并不是只有白人可以当主角,有色裔才能获得更多机会,而不必永远在好莱坞电影里当“配菜”。不过新加坡毕竟是一个现实中存在的相对富裕的国家,难以制造出像《黑豹》里面瓦坎达那样强烈的反差。这方面可以改进一下,把背景设置在一个由华人组成的虚构国家,里面的角色要么光着膀子,要么穿貂,他们通过带有民族特色的纹身来增强自己的属性,带大金链子和砍刀作为防具和武器,吃烧烤来维持体力,Battle Cry是“你愁啥”。相信这种带有奇幻色彩的设定,也能让影片具备更多的可能性。

     6 ) 美国餐厅的麦辣鸡腿堡

    【多图多废话】

    Crazy Rich Asians的书很早就看过了,觉得情节和人物都有点平淡,不太能吸引我。Rom-com也不是我喜欢的电影类型,来看是两个原因,一个是觉得应该支持全华裔阵容的卡司,另外也是书里描绘的南洋old money很令人向往,想看导演怎么在视觉上展现的。

    看完了发现还是整部电影还是很给我惊喜的,从最开头响起何日君再来的旋律,到中间车里放vava的歌,美漂七年的人这种时刻还是会有点想哭又想笑。除了男女主下飞机被带到夜市那一段,配上bgm让我有一瞬间恍惚,以为在看西虹市首富,其余都不算出戏,还是能隐约感觉出好莱坞的痕迹。取景也漂亮,书里花上三四页描写一个房间多么金碧辉煌,可能电影里只有一个镜头展现,但也还算是表现出了old money的气派。

    故事情节基本符合原著,非常平淡,在我看来在rom-com里也只有及格水平。真正支撑这部电影的,也是真正让我觉得惊喜的是卡司里竟然有这么多熟悉面孔。

    Crazy Rich Asians Cast

    先说女演员吧。

    女主Constance Wu在美剧Fresh Off The Boat(初来乍到)里扮演三个小孩的妈妈Jessica Huang,和韩裔演员Randall Park搭档,讲述一个台湾移民家庭95年搬到奥兰多后的故事。算是很难得的亚裔为主角的喜剧了。里面反映的很多问题也是亚裔移民真实遇到的,只能说it's funny cause it's true.

    Constance Wu & Randall Park's success perm

    Constance Wu饰演Rachel Chu

    跟Constance Wu对戏的杨紫琼不用多说了,饰演男朋友的严要求妈妈。卧虎藏龙过了十八年还是那么美。

    饰演女主的side kick,好朋友Peik Lin的Awkwafina,上一次见到还是不久之前的Ocean's Eight里像是diversity hire的小偷Constance。虽然也是喜剧,但八人(不)平分秋色,Awkwafina的角色还是无足轻重。这次几乎是个女二点五分量的角色,虽然造型有点雷人,但是真的很惊喜很好笑,百分之八十的笑点都在她角色一家人身上。

    她是本片第一个让我觉得惊喜的演员。有点像看土创的时候终于被给了镜头的妹妹,让你眼前一亮,觉得“哇塞,原来这也是个宝藏女孩啊。”的感觉。

    “给我一百万离开你儿子” “We do that in here.” 真的是太好笑了。

    政治正确大合照(Awkwafina右一)

    Awkwafina as Peik Lin

    Gemma Chan在电影里饰演男主的表姐Astrid。原著中,Astrid的故事线几乎和Nick/Rachel故事线分量一样。Astrid是时尚icon,自己有设计的品牌,也是old money家庭长大。为了照顾IT行业老公的自尊心(...),买了贵的珠宝首饰都要藏起来,也从不披露自己名下的财产,换来的却是老公出轨。电影里Astrid很霸气地决定离开她老公后,说,“我不会为你觉得不像个男人而道歉,我家的钱从来都不是我们之间的问题,你的懦弱才是问题。”说完潇洒转身。她老公问,你要搬到哪里去?她说,“我名下有40几套公寓楼,去任何一套都可以啊。”

    哎,有钱真好。

    不过这个演员,好几个特写很眼熟,回来搜了一下,发现是神探夏洛克S1E2里面倒茶的亚洲姑娘。几年前看神夏的时候就被她惊艳过,这个片子里能看到,真的很惊喜。她也出演过Doctor Who, 可惜我没看过。

    Gemma Chan as Astrid

    Gemma Chan in Sherlock

    她也出演过神奇动物在哪里,可惜出场太短了,二刷的我都没太注意过这个角色。

    Gemma Chan in Fantastic Beasts

    接下来就是饰演新娘Araminta的Sonoya Mizuno。这个电影里大秀身材(图二金色连体裤)还拥有梦幻婚礼的女同学,谁能想到会是拉拉蓝里为了配色而存在黄裙子。她还在机械姬和今年新片湮灭里出演过配角。

    左一

    Sonoya Mizuno as Araminta

    就连饰演奶奶的Lisa Lu,也是二十五年前,上一部好莱坞全亚裔电影《喜福会》里饰演苏安梅的卢燕。不得不说这个选角用心良苦。

    Lisa Lu in the Joy Luck Club

    Lisa Lu in Crazy Rich Asians

    再来说男演员。男主Henry Golding非常奇妙地长了一张很西方化的亚洲帅哥脸,又毫不违和地带着一股东南亚的热带气息。因为是新人,所以其实对他的作品并不熟悉。不过他也出演了很快上映的A simple favor, 还和我们Queen S Blake Lively演夫妻。真的非常期待了。

    Henry Golding in Crazy Rich Asians

    Henry Golding & Blake Lively

    韩裔演员郑肯Ken Jeong在本片饰演Peik Lin的爸爸。这个演员应该不用多说了,出彩的作品很多,宿醉,废柴联盟,这张脸也是实在让人过目不忘。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应该都对这个面相比较熟悉。

    看过Fresh Off The Boat的人应该知道,郑肯在剧里演Jessica Huang(Constance Wu饰)的小叔子。这片里直接变成了Rachel Chu大学室友的爸爸。这个年龄差本身就让人想想觉得很好笑了,而且两种设定都没有违和感。果然亚洲人年龄是无法目测的吗。

    Ken Jeong & Constance Wu in Fresh Off The Boat

    另外说一个比较少人知道的,郑肯还是BoJack Horseman里Dr. Hu的配音。

    另外一个可能大家比较熟悉的演员就是Jimmy O. Yang. 他在美剧硅谷里出演了英文不好,处理活鱼,室内随便抽烟,抄袭其他人想法的中国程序员Jian Yang,形象一度逼近种族歧视的边缘,引起争议。不过本片里他依然饰演一个asshole,Bernard。没办法,可能人家就只是长了一张dick face。

    不过这一次至少是个有钱多金,独立自主,在自己的地盘,不代表任何人形象的asshole了。也算是提高吧。

    推荐大家看他的脱口秀。

    Jimmy O. Yang in Silicon Valley

    Jimmy O. Yang in Crazy Rich Asians

    虽然这么说有点煽情了,但是这些演员,包括很多没有提到名字的配角演员,有些是移民,小时候被父母带到西方国家长大;有些是国外出生,不会说自己父母的母语;有些是混血,从小接受东西方双方的教育,但是都可能在职业生涯中或多或少因为长着亚洲脸,有着亚洲姓,而导致只能饰演不起眼的小角色。他们是无数次看剧看电影的时候角落里代表着你的种族的存在,让你一眼看到的“那个亚洲演员”,却够不上有自己的姓名。

    这部电影,让一些观众多熟悉了一些人的名字,让大家多一点可能性的希望。

    另外,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像是麦辣鸡腿堡。

    麦辣鸡腿堡是中国麦当劳菜单里独有的商品,美国麦当劳并没有。有些人认为麦辣鸡腿堡不能代表中国,因为餐厅是美国的,品牌是美国的,连汉堡包这个概念也是美国的(虽然有人说是汉堡包起源是肉夹馍之类的,不要太在意这些细节...)一个由内到外的美国产品是不会因为贴了中文的包装就被当成是中国菜的。有些人觉得不论国籍,麦辣鸡腿堡本身就是不健康的食品,只配给一星,绝对不会去吃。而还有一些人,比如我,在美国的麦当劳里吃到“来自中国的麦辣鸡腿堡”这一口小时候熟悉的味道,就觉得值得眼泪汪汪地给五星了。

    所以一个三星情节,四星演技的故事,我心甘情愿打五星。作为亚洲人,阳光终于照过来一点,与有荣焉。

     短评

    好莱坞版小时代。结尾毁全片,难道不应该拍两人得到杨紫琼默许后,回到纽约过舒心的中产小日子么?一下子被豪门接纳,紧接着就是纸醉金迷大爬梯,女主被富人们diss了那么久,转眼就无缝融入还无比享受,excuse me?

    8分钟前
    • Double
    • 较差

    喜剧拍好不容易,朱浩伟这个片子就是证明。情节不可信,剪辑不连贯,very loud,所有的服装装饰道具台词都俗不可耐,太符合外国人对中国新贵的印象。除了奥卡菲娜值得推荐之外,一无是处。根本不能和Joy Luck Club相提并论。

    12分钟前
    • 五月
    • 还行

    crazy stereotypical 核心价值观脆弱,对亚裔 二代移民 亚洲文化 和 美国文化的理解都浮于表面。故事单薄,镜头平淡无奇,过多“好看”的美食画面填塞。形式上的黄皮肤黑头发,难以掩盖其取悦白人的本质。

    17分钟前
    • J
    • 很差

    what a 烂片,从第一幕到最后一直有种说不出的刻意违和和闹心感,如果不是别人买票我绝对不会去看的。老实港除了硬加的元素以外,not really Asian,虽然Asian本身也是个复杂的话题,如同其他任何race/identity

    21分钟前
    • 惑星統合機関
    • 还行

    对这种左宗棠鸡式亚裔片还是接受无能...美国人你们开心就好🙄

    22分钟前
    • yvetterowe
    • 还行

    电影非常热闹笑点不断,背景音乐全部是华语曾经流行曲,仿佛置身于大华超市。这个电影其实不是讲亚裔的故事,而是讲有钱人的故事,我们都误会了

    24分钟前
    • 阳聪嘻嘻
    • 推荐

    就是打阶级差的准灰姑娘故事,常见的爱情类型片套路而已,加一些东南亚风的配色撞文化style,以及糟糕的选Chinese歌套路,闽南话、粤语、京腔的短句乱入。没啥好看的,但也不用上升到乳化(裔)的漫天批评吧?!真要觉得自己是代表才OK么?也大可不必罢。

    27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果真美国小时代,剧情脚趾都能想得到,连人物都是完全照搬美式爱情轻喜的,加上一些特有的什么“全亚洲都是我们家的”玛丽苏式意淫。都说ABC是香蕉人,这部亚洲首富应该是香蕉电影吧。影片口口声声说我们亚洲人跟你们美国人整天谈梦想不一样,结果难道不是被美国人的“梦想”洗脑了嘛?要透过皮肤颜色看本质啊,美国的少数族裔群体还有好长的路要走,这部电影,不够造成什么积极影响。还是比较喜欢看小偷家族那种Crazy Poor Asians

    30分钟前
    • 米粒
    • 较差

    更像是1918年的北京上海有钱大家族(金粉世家了),想了半天男主长得像谁,名字到了嘴边就是出不来,搜了好久“香港演员 浓眉”当然毫无成果,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意识到是吕良伟啦!

    34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8012年了还在拍灰姑娘的故事……琼瑶70年代三厅电影随便找一部重新英语配音的感觉。但主流院线+全亚裔阵容真的不容易。我,一个bored broke Asian. 杨紫琼好美。

    35分钟前
    • 铎奇
    • 还行

    This is a story about a bunch of whites pretending to be Asian...

    37分钟前
    • ハヴィエ
    • 力荐

    本来小说就很烂,电影拍出来更烂。种族歧视?并没有,只不过是民主党在试探亚裔愿不愿意当左派的吉祥物而已,或者愿不愿意被利用当枪使,full Asian cast 所以必须支持?凭什么。NYT说什么你都信NYT是你妈啊。这部电影不就是在说你看我们多元吧,虽然跟真正的亚洲人没关系,但你敢不支持吗?我敢,fuck you,libertard

    38分钟前
    • 111
    • 很差

    打麻将只聊天不好好打牌是对牌友的不尊重....感谢这部电影,这是近年来第一部完全亚裔阵容的好莱坞电影(上一部是 喜福会 The Joy Luck Club,1993)。电影用一个更西化的背景(新加坡)希望改变对亚洲人(尤其中国人)刻板印象(不够有魅力),从这个角度它是成功的。虽然没有陷入到(中国电影常犯的这样错误)流水展示纸醉金迷生活,但本质上还是西方普世价值观的导向,潜意识中还是有亚洲人“不懂拒绝”的设置,对于海外华人的文化传承上看,早年所保留的传统已经和目前的习惯有所不同,这大概也会是是否对电影认同的一种困扰吧(本片美国上映期间将有英语发音汉语字幕场,欢迎中国人来影院看.....)

    42分钟前
    • [Deleted]
    • 较差

    俞秀莲你怎么能这么轻易就放弃!怎么不和她斗到底!中国观众不需要好莱坞大团圆!好好学学隔壁的宫斗!

    47分钟前
    • Scarlett
    • 还行

    Banana....专给ABC看的童话故事 难得全亚洲人Cast

    52分钟前
    • 贝阿朵莉切
    • 推荐

    郭敬明看后扼腕叹息,我的《小时代》应该晚拍几年,并主要在北美公映...

    53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较差

    核心还是一个套路的爱情故事,真爱打破一切壁垒,幸福大团圆,类似的剧情可以套用在各种场景,且已经套用在太多场景。只不过这次的全亚班,才让影片更有话题性。影片好在娱乐性应用合理,适当的炫富,有趣的配角,和一些文化差异梗。但也仅限于此吧,常规好莱坞娱乐片。而且有些设定其实还是挺刻板的。

    5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白人电影只需要讲好一个故事就可以了 所以我们为何要苛求这部片去represent亚洲文化的所有复杂性?男女主确实是路人般的感情线 以及为了迎合美国观众而去exoticize&caricature亚洲文化 但是 《喜福会》后25年来第一部全亚洲卡司的major studio电影 很多insider梗只有亚洲人才能理解(我还向同事解释了麻将那一幕的隐喻)能看到自己人出现在大银幕上 以及制作方对多元尽量的表现 和strong female leads 真的很激动人心 真的很重要 pet peeve可以暂时停一停 先来celebrate 支持票房吧 才有机会看到更多亚洲故事

    57分钟前
    • Jus
    • 推荐

    “流星花园”的故事穿上了好莱坞的衣裳,再搭配上文化差异的看点,就让这部电影瞬间蹭上了时下政治热潮的列车,并一路高歌向前,看得老外和国外长大的华裔都乐到不行。中国人很可能不待见吧?其实索性当作爱情喜剧来看,那些该有的笑点泪点都有,别太认真,真的。

    58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虽说片中的角色说自己是中国人,但里面的中国元素都是猎奇式的存在,老外眼里的所谓中国,就像演员们的长相一样,看着是东方面孔,但跟东方已经没有关系了,骨子里是彻彻底底的白人思维,中国元素就像他们说的汉语口音一样尬。疯狂的亚洲富豪家族不过就是一个戏剧噱头,最后讲的还是女性要独立,勇敢追求真爱的西方主流价值观,完完全全的白人思维,不过是换了一个亚洲的故事背景板,讲的还是灰姑娘的故事,这跟中国人有半毛钱关系吗?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