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父,子,兵

    父,子,兵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美国2020

    主演:Brian Eisch 

    导演:Leslye Davis,Catrin Einhorn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父,子,兵 剧照 NO.1父,子,兵 剧照 NO.2父,子,兵 剧照 NO.3父,子,兵 剧照 NO.4父,子,兵 剧照 NO.5父,子,兵 剧照 NO.6父,子,兵 剧照 NO.16父,子,兵 剧照 NO.17父,子,兵 剧照 NO.18

    剧情介绍

      源自《纽约时报》的这部个人纪录片讲述了一名前副排长和他的两个年幼的儿子在近 10 年里的故事,记录了他在阿富汗战场上身受重伤后返回家乡的经历。最初这是某军营在 2010 年的一年期部署项目的一部分,但记者出身的电影制作人卡特琳·艾因霍恩和莱斯尔·戴维斯坚持用这个故事来追踪服兵役对一个家庭的长期影响。《父,子,兵》既是对生活在现役的阴影中的普通百姓的真实写照,又是对两代人服兵役的纵向调查,是一部关于战争后牺牲、意志、责任和美国男子汉意义的深刻的个人探索。

     长篇影评

     1 ) 父,子,兵 (Father, Soldier, Son )

    “我的爸爸是英雄,他很爱国,所以上战场上打仗。他说,如果他们不去打败敌人,子弹就在我们的国土上乱飞……”只有七岁的乔伊说。

    他说这番话的时候,父亲还在阿富汗打仗,母亲因为离婚,已经离开乔伊和哥哥已经两年多了。几个月后,他的父亲在战争中腿部受伤,只好复原回到了美国。疼痛易怒的三年后,父亲的左腿被截肢,开启了康复训练的过程。这是一段沮丧又痛苦的人生旅程,所幸的是,人到中年的父亲,遇上了一位相知相守的好女性玛丽亚,两人喜结连理,共同抚育乔伊和他的哥哥,以及玛丽亚和前夫的一个孩子。

    当然,伤痛依然在继续。

    曾经风趣温暖的父亲,如今整日整夜地坐在电脑前玩打仗的游戏,看着坦克“砰砰砰……”发射的刺激画面无动于衷。他无法适应这样无所事事的“混日子”,因为曾经的他,在部队里是一名前副排长,他拥有权力,拥有强健的体魄,还有梦想与未来。如今,他只能领着复原老兵的津贴,依靠着家人的照顾生活着。

    逐渐地,乔伊和哥哥,还有父亲和玛丽亚,适应了这样在一起的平静温暖,尤其是当父亲郑重地单膝跪地向玛丽亚求婚时,生活开始了新的篇章。

    婚礼上,玛丽亚感慨万千地对乔伊的父亲说:“我爱你,尽管你有很多很多的缺点,我依然爱你!我愿意成为你的妻子,和你共度一生。乔伊和艾萨科,我更愿意成为你们的母亲,好好的爱你们,照顾你们……”

    那个瞬间,玛丽亚的笃定认真,惹得乔伊和哥哥,还有父亲和宾客都饱含热泪。

    之后,这样一个重组家庭是幸福满足的。

    只是,短暂的幸福时光在随后的一场车祸中戛然而止。

    十二岁的乔伊在路上骑自行车,被一辆车撞上,经过一夜的抢救无效后,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玛丽亚撕心裂肺的哭喊,父亲布莱恩卷缩在地上的啜泣颤抖,还有哥哥艾萨科的悲痛欲绝,都在倾诉着对乔伊的爱与不舍。

    圆乎乎小胖脸的乔伊,白白净净的小模样,永远扑闪扑闪的大眼睛,长睫毛,还有好看的小嘴巴,调皮地吮吸桌子上洒下的果汁,一本正经地说长大要当兵,要做像爸爸一样的英雄,保卫自己的祖国……都被装进那口小小的棺材,安静的像睡着了一样,永远被尘封起来。

    哥哥艾萨科改变了自己曾经的理想,不再想要做一名警察,理由是可以离家近一点儿,而是选择实现弟弟乔伊的愿望,做个像爸爸一样的英雄,宣誓参军,成为一名战士。部队里的艾萨克,并不开心,甚至抑郁,他说:“我不知道这场阿富汗战争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到什么时候结束,我甚至不知道这场战争的原因,也许是我不懂的政治原因吧?我只知道我要实现乔伊的愿望,爱国,爱爸爸,做个像爸爸一样的英雄,保卫我们的国家……”

    父亲布莱恩说:“我爱艾萨克,我为他感到自豪,他展现着我教给他们的坚强和男子汉气概……”

    这部纪录片《父,子,兵 Father Soldier Son》,看的我泪流满面。

    像艾萨克这样年轻的美国兵 ,只有十几岁,他们不知道战争的真正意义,不知道美国对阿富汗军事打击的政治原因;也不知道因为这场战争,美国有多少家庭像他们一样经历变动和悲伤;他们更不知道阿富汗有多少成千上万的家庭支离破碎,无数和他们一样年纪的孩子流离失所,甚至流血丧命……

    战争是血腥的,政治是丑恶的,孩子是无辜的。

    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叫做“牺牲精神”?什么又是“男子汉气概”?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坚决反对战争,不管是站在侵略者,还是被侵略者的立场,哪怕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我都坚决反对战争。

    我只知道每个生命都是妈妈经历十月怀胎、冒着生命危险诞下的“小天使”,都是父母爱也爱不够的“小宝宝”。然后,这些“天使宝宝”长大后,就要面对车祸丧生的意外,面对战争牺牲/负伤的危险。

    我只知道让每一个孩子,不管是美国孩子,阿富汗孩子,伊拉克孩子,叙利亚孩子,中国孩子……都在爱与温暖中幸福成长。不要让孩子经历父母离婚的纠缠撕扯,不要让孩子经历战乱的恐慌不安,不要让孩子经历车祸的飞来横祸。

    这才是父母、国家的责任和意义。

     2 ) 让我有点不如如何评价是好

    有好几个点我想说的,就按照时间线顺序来吧

    总的来说,导演镜头和情感渲染给的很到位。看得出来是删减了大部分而以一个个时期的生活片段来组成全片的,而且每一个片段都能够高度概括对应时期生活中的主要内容/较大的事件,所以即使影片连续性不高,但是观影者也能较好地理解整体内容。我看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我脑子里总是有一些可能不太入流想法,可能会有些controversial,but i still wanna say.

    【影片前13分钟brian未中弹之前的部分让我心里暖暖的,这一部分展现的是这位美国大兵父亲对他两个儿子的爱和两个小家伙对他们父亲的信任以及他们有多想念他们的父亲,让我羡慕的是他们父子之间的日常,即causal又full of love。也包含我自己心理的因素在内,所以我才会特别受这段剧情感染】

    但对于后面的剧情我就有一些想法想说说了

    1.Brian在截肢前在镜头面前展现的还挺好的,但是在截止后镜头里所展现的Brian感觉就和之前的Brian相比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了,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joey不仅输了摔跤比赛,还在比赛过程中哭了,然而Brian不仅没怎么安慰他,体谅他的感受,还一直给他施压,不停地把这个看上去不是那么情愿的小男孩往那个所谓的象征着对胜利的渴望推去,在我看来,brain传达的思想就是“joey你是个男人,你要坚强;be tough,dont cry”,“要击败他人,取得胜利,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但我觉得这是他将他自己对征服感和权力的渴望强加到一个小男孩身上了,而忽视了这个小男孩的身份(being a 11or12 year old boy)和他的感受。

    2.Issac,家中的长子,我很确定父亲的受伤,截肢等一些列变故对他的影响是最大的,可以说是决定了他的人生走向。我相信在Brian受伤的时候,Issac就开始了他的自我改造计划,影片中经常能看到他在思考的画面(一只手抱胸,然后啃另一只手的指甲,很典型的一个思考时会无意识做的动作),影片中还提到,在brain受伤之后,他就开始担起了一个“小大人”的角色,在Brian截止前还不太明显,但在Brian截肢之后,能很明显的感觉到他时刻都会在考虑他的父亲,根据影片里的对话来看,|他不仅会为了帮助父亲而放弃去自由玩耍的机会,也会去追求父亲的认可,想让父亲为他感到骄傲|(这里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代偿性的愧疚,for some reasons,他为父亲的受伤感到内疚或者说feel bad,所以他提早地扮演了一个“更成熟”的角色,我指的“更成熟”是说更多地未别人考虑,变得更有责任心,哪怕在他不需如此的情况下也是这样。

    而且,在Brian截肢那年左右大概刚好是男孩青春期开始的阶段,而在【影片】中,也【仅在影片中】所展现的内容中,我真的没看到有人关心过Issac,在这个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发生巨大改变的时期,Issac肯定会有很多苦恼,可是没有人去关心他,去理解他,他也知道他的父亲不会理解的,甚至Maria也不相信他能考上大学去当一名警察,well说到警察,我认为,他想成为一名警察受了他父亲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受父亲是个保卫国家的爱国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父亲在海外长时间不在家不能配备他的Joey的影响,所以他想当一个又能对国家做出奉献又不会离家太远的职业,那就很自然地想到了警察,这个要放在当时他的意识型态下的,他们一家生活在一个小乡镇里,而且还是在2014年前后,在一个网络技术没那么发达的地方,Issac能想到的职业选择是很有限的。所以成为一名警察很自然地就成为了他的目标。

    but my man,我在这里想引用纪伯伦的诗《论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所生的儿女。
    他们经由你所生,但不是从你而来,
    虽然在你身旁,却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蔽护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住在你梦中也无法企及的明天。
    你要向他们学习,而不是使他们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昨日留连。
    你是弓,孩子是从你弦上发射而出活生生的箭。
    弓箭手望着永恒之路上的箭靶,
    他会施全力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你们欣喜地在弓箭手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既爱飞翔的箭,也爱静止的弓。

    可能我的思想受到了现代心理学的影响,我认为孩子不应该是父母的继承品,他们的人生也不是父母人生的延续,他们不一定要成为像他们父母那样的人,达到他们父母那样的高度,就算他们不够“好”,他们也是值得被父母所爱的。一个人可不可爱不是有他的价值决定的,而是因为他的存在,父母爱你是因为你是你,而不是因为你有什么能力,你能创造什么价值,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在社会标准下的优秀的价值。所以我认为Issac的人生是被“操纵”/“导向”了的,有他自己心理的因素,也有外在的因素,但我觉得成为警察也许并非他的本愿,他只是被迫继承某人的意志。

    3.再来说说Maria

    我觉得,在我认同的标准下,她是一个足够成熟的成年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她有责任心,能体谅ta人的情绪,能分的清什么是真正发生的事实,什么只是因为某些情绪而产生的幻想/猜测。Brian的术后心理上的康复很大一部分我想是多亏了她。同时她也爱屋及乌,把Issac和joey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她真的是一个善良的good person。而且,Brian能找到工作也是多亏了她,是她给brain提的建议,她想到了Brian自己都没想到的事情,她是我在影片中最欣赏的一个人。

    4.Joey的死

    在Brian和Maria举办婚礼后的两个月,joey在马路上骑自行车被卡车撞倒,死在了医院里。

    在给的一处镜头中,Maria抱着奔溃的Brian,就像一个憔悴的经受巨大打击的母亲,而此时的Brian就像一个巨婴一样(可能听起来有点offensive),我想她应该是最快从Joey的死当中振作起来的,在这里我排除了“Joey是Brain亲生儿子,所以对Brain打击更大,所以Maria能更快振作”,因为我看到了有一幕,Maria知道Joey的事故后崩溃大哭的样子。

    还有一处镜头,我想是导演埋的伏笔吧,很有水平,就是在Issac站在躺有Joey尸身的棺具时,他左手带来一个手环,上面写着“it’s my turn”,我当时看的时候在担心这个标语不会在暗示Issac会崩溃自杀吧,后面才明白,原来这是在暗示,Issac接过了joey所拿着的继承着父亲意志的交接棒。此时此刻我想Issac内心应该是已经痛苦到麻木了吧,以至于他都已经不能再做出很悲伤的表情,正值青春期,父亲受伤+亲弟弟意外离世,不用说这对一个青少年的打击和影响是巨大的,我其实内心很担心Issac的,我很同情他。

    有一幕直接戳中我的内心,就是他和Maria在车上的对话:

    Issac:
    this is probably upset you
    nothing really bother me anymore cause if something bad happen i will be with him(joey) sooner
    so i hope that doesn‘t offend you but......
    Maria:
    that's pertty selfish of you
    Issac:
    okay......... sorry.......

    这一段不是对一个青少年内心麻木的间接描写吗?

    在这之后,Issac复读了一年高中,在这时期,他自己也认同了一种价值取向,即他应该达到父亲的高度,自己不够优秀,不能让父亲骄傲,而joey本可以的,但是他不在了,我感觉他在这里又自己给自己施压了。在之后的剧情就是他填参军志愿了,他到底有没有考上大学我不是很清楚,不够影片中确实给到了他毕业的镜头,不过我想应该是不能够当警察了吧。在Issac上车离开家前,Brian说“这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你和joey”,我想说的是”这是为了你(Brian)和joey,不是为了Issac,他不想吧“

    在Issac离家之后,Brian又不知如何处理他自己的情绪了,他似乎好像不允许自己在儿子面前表达思念,不舍,是因为这些情感象征着“软弱?or not tough?”,但是等儿子真正离开之后他就装不下去了,因为他自己处理不了自己的这些情绪,这时候又是Maria上的场。我是觉得Brian seems内心不太成熟

    然后呢,Maria又怀上了一个孩子,well,(个人观点)我不懂为啥又要一个孩子呢,当作joey的一种象征性的代替吗,应该不是为了缓解孤独而生的吧,我知道扯上孕育生命就会变得很高尚,但我真的只是在发问,why??这里面肯定有一些我不能理解的点吧

    在这之后就到了尾声了,训练营结营仪式的气氛和情感渲染的很到位啊,一下子就被煽动了。但我还是会小心对待这种煽动性的情感渲染的。而在影片的最后,Issac转而坚定的目光和Brian对他Jackson能够参军的期待将这部影片的中心升华了。

    but 从大层面,从国家,社会之类的层面,这是很有利于国家安定的,不停地向国家军事输入人才。可是从小层面来看,这算是对个人意志的一种先磨灭再侵占吧

    anyway,反正我是辩证的来看的。

     3 ) 成为一个骄傲的美国人好难

    之前看了一些关于美国军人的纪录片,所以ptsd对生活的影响有一些了解,但从这部影片中,不禁让人有些思考。

    成为一个骄傲的美国人好难。对父亲来说,从军是骄傲/赴战场打仗是骄傲/战后受伤依然是骄傲的象征,因为他是为国家而牺牲。对于军人来说,奔赴战场打胜仗是骄傲/被提携是骄傲,因为他还是一个完整而应用的士兵。对于儿子来说,能从军是骄傲,能超越父亲是骄傲,因为他是一个骄傲的军人的儿子,成为他的骄傲那才能称之为骄傲。

    1. 父亲之难,难在远在他国,与小孩分隔半年才能见到一次,要承受无数的想念之苦;难在被妻子抛弃后独自抚养两个孩子;难在从军多年,因打仗失去一条腿,难以享受常人的奔跑跳跃,家庭活动;难在经历治疗过程中不断的假肢延误,不断的适应;难在生活看起来是逐渐恢复常态时,却失去最宠爱的儿子;难在他依然必须要坚强面对所有的遭遇和不幸,无处可躲。

    2. 儿子之难,难在爸爸远赴战场时,需要独自承受想念的苦,成长路上没有父亲的陪伴还必须坚强;难在明明不想加入军队却为了实现joye的梦想,满足父亲的期望而选择从军。不得不说,虽然看起来是哥哥自己的选择,但他更多的是因为责任。他需要弥补失去joye的痛苦,完成爸爸的心愿,让他再次感到骄傲

    3. 军人之难,难在家国天下满腔热血保家卫国,但迫于身体的残缺而不能继续。

    Respect all the soldiers, all the fathers, all the people who still fighting for a better life.

     短评

    一代又一代: War as an industry.

    4分钟前
    • YuRAY
    • 推荐

    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是真的厉害,整个社会对军人的尊重和认可渗透血管,里面介绍大儿子作战培训结业时候的家庭日真不错,还有卖这么多陆军周边……而且就现实意义开始参军也是非常好的工作,不需要什么学习成绩,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能慢慢升职,吃住不愁,待遇不错,真的有伤残国家也有强大的福利保障。四代从军的军人世家,但伤痛永远比荣誉更沉重。最后父亲看着新闻里自己曾经驻防的地区已经被塔利班重新占领了,再看看自己失去的腿,也算对这场战争沉重的叩问了。

    7分钟前
    • 小药水
    • 推荐

    1.看着俩孩子几年间的成长,到Joey去世的时候忍不住也哭了,Issac放弃了大学的理想如他爸所愿去当了兵。Issac的性格如此吧,十二岁的时候对爸爸说 刚刚看见了七个小时前你看过的月亮,十分浪漫主义的人。爸爸附上归来,竭尽所能代替爸爸应该做的事情,弟弟去世最终还是做了弟弟想做的事情,一年年长大眼睛一点点失去光彩。新生命的诞生带来了以前的欢快色彩,这时家里只有Jackson的眼睛这么明亮,小孩子的无忧无虑多么宝贵。2.爸爸真的很幸运遇到了Maria,但是也并没有改变爸爸的愤怒和对家人施压的情况,以前说自己想一直在家里都是幽默的样子,残疾改变了一切。十几年的老兵都无法忍受那种疼痛。阿富汗战争值得吗?3.美国的老兵福利保障真的到位...3.Maria的孩子记录片里存在感为0,希望生活多点幸福少点悲伤

    10分钟前
    • 休丹西
    • 推荐

    纪录片视角。战争太残酷

    12分钟前
    • kiki204629
    • 还行

    这种纪录片嘛,讲个体的奉献、牺牲、救赎、挣扎,每年都会拍几部安抚军心。但是仗嘛,是不可能不打的,驻派嘛,也是不可能不驻派的。豆瓣这个《祖国》给我看笑了,谁翻的啊?借花献佛呢?跪的姿势有点难看了哈。不想轻易做评价,但他大儿子真的看得人一声叹息,担负着不该属于自己的重担、走着不是自己理想的道路、永远不会是父亲最爱的那一个……

    16分钟前
    • pissoff
    • 还行

    PTSD

    18分钟前
    • 深溪虎
    • 推荐

    有时候最痛苦的是,接过亡者的责任,承担他人的梦想。尽管一切非己所愿。

    19分钟前
    • 天秤大卫
    • 推荐

    6.5/10

    24分钟前
    • Valuska
    • 还行

    无论是长达十年的跟拍,还是对于那些私人瞬间的真实捕捉,这部非虚构作品毫无疑问比类似题材的电影要更饱含情感与人文关怀,而中间那个猝不及防的转折更是直击人心。只要这样的家庭还存在,美国就永远不会失去希望

    27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力荐

    即使没有文化,辅导不了孩子上大学,只能当兵的境遇,这种阶级的家庭,也并没有太多的悲伤,只是每个人都被安排在自己的齿轮上,时间轮转,多少会有怨恨,但终究,什么也改变不了。

    30分钟前
    • 木兮
    • 推荐

    他们不知道战争的意义,不知道政治的变动,不知道个人的梦想,只知道“爱国”,于是前赴后继地牺牲感情、牺牲健康、牺牲生命去赶赴战场。父权制集体主义的洗脑下,个体性只会被湮灭,所谓的“爱国”和“男人气息”不过也只是一种支持自己生活下去的虚假“信仰”罢了。

    31分钟前
    • Spy Liu🌈
    • 推荐

    信了才怪

    36分钟前
    • 魔力水族
    • 还行

    非常不喜欢豆瓣之前对这部纪录片的中译名!挺过来的都不是普通人,《父亲,士兵,儿子》再拍十年就是“大河恋”了。NYT不经意却时时刻刻在传递的主旋律消减不了我的遗憾,平息不了主角们的疑问。这个被伟大的家庭一直在用坚强抵抗愤怒和宿命循环,前赴后继,好难。

    40分钟前
    • L26V718
    • 还行

    军人有军人的命运吧,《当他们已不再变老》里的战争景象更加残酷,但是士兵们都没有表示后悔。美国大兵待遇也是好,除了政府的福利还有各种民间组织帮助军人家庭,再加上美国的乐天文化,截肢也好毁容也好,都是像普通人一样活下去。了解一些美国文化,避免先入为主去看待这种军人家庭。

    42分钟前
    • dikseg
    • 推荐

    真实的生活往往比任何影视剧都更让人意想不到……

    45分钟前
    • tonight
    • 推荐

    這部不是電影,而是跟蹤拍了10年的紀錄片。

    48分钟前
    • 兔子
    • 力荐

    流畅地满足了我的窥私欲,很高兴成品并非征兵软广。感想很多,都是judgement就不提了。毅种循环,背负无法多元的价值观活下去。

    50分钟前
    • 声色
    • 推荐

    救命怎么又是部美式主旋律,“阳刚之气”好重,国家把我投入不仁义的战争,我却依然爱国,战争夺走了我的腿和正常的生活,我们家却世世代代依然前赴后继的如惯性的光荣入伍,我不懂政治,我只知道爱国,国家让我打仗我就去。天啦我真的完全无法理解这种情感,盲目也是这种情感最让我恐惧的地方,爱国也不是这么个爱法吧,管它好的坏的照单全收你自己觉得合理吗?(俩小孩童年时有意无意展现的好战情绪属实惊讶到我了)

    54分钟前
    • FWSWU-LLDAF
    • 还行

    😭

    56分钟前
    • 淡水没有🦈
    • 推荐

    美军的军人文化,还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军人世家,军人海外服役归队,新兵结业典礼,残疾军人退役,医疗,待遇,把儿子送去当兵就代表制度还不错。

    57分钟前
    • 来自小城日照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