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带你去见我妈

    带你去见我妈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大陆2022

    主演:郑润奇,钟少贤,卢珊,郑鹏生,连锡龙,连映珠,范婵真,李树浩,卢敏敏,黄庚州 

    导演:蓝鸿春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有时快乐有时悲伤

    • HD

      爱情大玩家

    • HD

      动物园里有什么?

    • HD中字

      蜡笔小小生

    • HD中字

      小孩不笨2

    • HD

      上海正午2:上海骑士

    • HD中字

      上海正午

     剧照

    带你去见我妈 剧照 NO.1带你去见我妈 剧照 NO.2带你去见我妈 剧照 NO.3带你去见我妈 剧照 NO.4带你去见我妈 剧照 NO.5带你去见我妈 剧照 NO.6带你去见我妈 剧照 NO.16带你去见我妈 剧照 NO.17带你去见我妈 剧照 NO.18带你去见我妈 剧照 NO.19带你去见我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泽凯跟静珊交往两年了,两个人在深圳一起打拼,相伴相依甚是幸福。但在汕头老家的妈妈,却不知道泽凯已经有了女朋友,不停地给泽凯找对象,甚至安排人跑到深圳来跟泽凯相亲。  泽凯知道,要让妈妈接受静珊是很难迈过去的坎,因为静珊有过一段婚姻,所以迟迟没有跟家人介绍过静珊。但妈妈不停地催婚,泽凯不得不面对,最终决定跟静珊领证结婚,带她回家,跟妈妈坦白一切。

     长篇影评

     1 ) 真实就是最有力量的美

    高能甜,没有任何糖精哦!

    这部影片就像这个简单粗暴的题目一样,朴素到就像你自己的生活。那些陈旧的锅灶、简陋的饭菜、平凡的屋子、琐碎的活计、唠叨而又霸气的关爱、平庸无能的亲人……简言之,这不是一部电影,更像一个去掉了所有滤镜的生活纪录片。但是简陋背后,是编剧满满的用心。

    我喜欢泽凯表白之后的撞车,像极了生活里没有犹如神助的我们经常弄巧成拙;我喜欢女朋友去小屋子洗澡,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的自然而然融入了这个家庭;我喜欢泽凯妈妈跟三姑六婆之间的斗嘴,像极了村口的情报处;我喜欢泽凯家的卤肉店百八十的买卖装袋交货,如果可以我坐着看一天都不嫌无聊;我喜欢算命先生那故弄玄虚却一语中的的解签,这是编剧公然的剧透好吗?我喜欢泽凯和静珊去看戏,像极了男朋友拼命向你展示他过去的生活;我喜欢看他俩楼顶分手,看微信聊天的表情包,看最后因为没有经费而用手机拍摄的晃得不行的大结局,看这个俗气俗套的老掉牙的剧情……真实,是最有力量的美。

    两个人要有多大的缘分才能百转千回地相遇?一个潮汕人一个杭州人。两个人要克服多少困难才能换来一起生活?外省加二婚。不要说风凉话,又是妈宝男又是封建糟粕。当我们面对人生最大的选择的时候,往往都是用了最少的考虑,所以婚姻这件事应该是我们最草率的决定了。所以我说,这要多大的缘分啊才能绑定在一起!静珊二婚这不是硬伤,我觉得她的硬伤在于生活在一个缺乏浓浓亲情的氛围里(缺乏母爱)所以泽凯的大家庭瞬间吸引了她。对于一个二婚女人来说,第二次尝试需要多大的勇气?可能是泽凯的毫不犹豫给了她试试的勇气,加之那个真实有爱的大家庭深深吸引了她。不能保证未来他们如何,毕竟这个家还是婆婆在当,虽然婆媳最终和解,但是难以想象将来鸡飞狗跳的琐碎生活还会产生怎样的冲突。编剧明显想传达的信息就是只要有爱,只要心底善良,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但是修成正果不是婚姻的终结,才是刚刚开始。静珊的未来我无法预测,她需要克服很多很多困难,有地域的有文化的有家庭氛围的差异,希望他们可以在深圳开启新生活,并且一直幸福下去吧!

    最后捎带说一下母亲的主题,泽凯妈妈应该就是最普通的母亲了,简单粗暴容忍勤劳任劳任怨,过去的母亲真是伟大啊!可能是因为真实,我很喜欢看她黑脸,看她唠叨,看她虔诚,看她煮麻叶,看她妥协……母亲的爱就是世界上最朴素的美,无论以什么形式展现出来,都足以让人动容。少挑剔,多感受吧!想到这,我突然对静珊的未来有了很多希望和幻想了,毕竟聪明人之间打交道,简单美好而又粗暴有效!

     2 ) 从没想过 我这辈子会拥有潮汕的记忆

    去年9🈷️ 我开始搜索和潮汕有关的一切

    潮汕人爱喝茶

    拜老爷

    迈急迈jing 大家都是胶己人

    我发现我喜欢的一个电影博主也是潮汕人

    我开始向往去南澳岛环岛旅行

    我搜索了当地一家带庭院的酒店 可以有一面墙的幕布看电影

    我和你一起云看《带你去见我妈》

    电影的票根还没有泛黄

    但是你不在了

    ……

    电影终究是美化了爱情的面孔 我以为我能成为胶己人 但我终究连你家的🍵也没有喝过。

    ——————

    说回电影本身,是很难得的优秀方言电影,有台湾文艺片的影子,接地气有温度,不似演戏更似纪录片,虽然主题不很宏大,但人终究是活在当下。有轻松的段子,也有感人的爱情,希望电影中的珊珊拥有真正的幸福。

     3 ) “走,带你去见我妈”

    昨晚看了《带你去见我妈》后,同伴问我:“你笑得特别大声,是不是电影特别好看?”

    我才不会承认,我笑着笑着又哭了哈哈哈,因为在里面找到了太多故乡的影子。

    潮汕人特别“讲义气”:

    如果在外面不小心追尾了,本来会你俩脸红耳赤地吵一波,但如果遇到同样开口说着潮汕话的人,大家就瞬间明白是“胶己人”(自己人),然后递给对方一支烟,直接大手一挥,不计较就好了。

    潮汕人也容易“排外”:

    子女不可以跟外省人结婚;

    不管你姓甚名谁,如果知道你来自省外,都会统一叫你“外省”。(没有冒犯的意思,只是习惯而已。)

    而故事正是聚焦在一个传统的“潮汕妈妈”,面对儿子执意要娶一个省外,并且离过婚的女生,而产生抉择的故事。

    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潮汕妈妈,我大概会用隐忍和勤劳吧。

    不仅能在初一十五风雨无阻地“拜拜”,对家族里的祖宗忌日了然于心,会记住一长串“咒语”希望列祖列宗能“保号”(保佑)家族子孙能健康、快乐、美满。

    不禁想起上次妈妈打电话跟我们说,为我们求了签,希望爸爸做生意大赚、哥哥能早日上岸、姐姐和我能早日生个大胖小子、妹妹能觅得如意郎君。

    我问道:那你呢?你的心愿是什么呢?妈妈就轻描淡写地说:你们开心,我就开心了啊!

    不禁脑补放假的时候,陪妈妈去卜杯问神明的意思:把一对筊杯合在掌心,并松手让它跌落地上,如果是一正一反称为圣杯,表示神明认同,反之,如果两边正面,或者两边反面,都说明了神明不同意。

    那天我和妈妈前前后后大概弄了几十次,还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但是妈妈才不会轻易认输呢,毕竟身上肩负着全家的期盼,那个午后,整个庙里一直传来跌落的声音,妈妈碎碎念为大家祈福的声音,可能神明也被妈妈的“固执”所感动了,最终终于“一正一反”,妈妈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这个时候就觉得,信仰是,是自我暗示,是支撑自己一步步走到前方的希望吧。

    妈妈固执,会一直坚持着传承家族的好名声,努力扮演好一个潮汕好儿媳的角色,她之所以不太喜欢儿子的这门亲事,也是怕被乡里的三姑六婆议论纷纷,怕破坏掉家里的好名声。

    而别人的眼光真的那么重要吗?

    而戏里的奶奶就给出了答案。活到像她那样七八十岁的年纪,她知道什么才是重要的。

    奶奶总是笑脸盈盈、嘴巴软软,喜欢穿“的确凉”,拿着大蒲扇,坐着摇摇椅乘凉。

    听奶奶的话吧:“子女喜欢就好,他们说就让他们说,管他们哭还是笑。”

    写在最后。

    在映后会的时候,导演说,这部电影里80%是素人演员。

    戏中的妈妈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潮汕妇女。

    有观众就问妈妈:你觉得演这部戏后,对你有什么变化吗?

    她回答得很坦诚:没什么不同啊,我白天拍戏 下班回去做饭带孙子。

    潮汕妈妈是超人,能解决一切在子女看来棘手的问题:

    对于一般小女生会尖叫的蟑螂老鼠壁虎,妈妈二话不说直接“消灭”;

    能在洗澡突然没有热水了,只要喊一声“妈妈”,她二话不说,一声不吭就扛起煤气罐;

    妈妈表达爱也很简单,去深圳看儿子前,会先在老家菜市场买一大堆新鲜的食材,把冰箱塞得满满当当的!

    不要怀疑妈妈对我们的爱,但是什么时候妈妈才能不再做超人,做回还是姑娘时候的自己呢?

    立个flag,疫情好起来了,今年就带上妈妈去外面玩玩吧,这个时候,妈妈心里就别牵挂着家人吧,因为她只会疯狂拍照,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然后回家跟老姐妹分享新鲜事儿!

    喂,何小姐,我要带你去玩了,你期待不?!

     4 ) 胶己人的狂欢,外省人的悲惨

    深圳场,场内一半的潮汕人,难怪大家都在讲你圳是潮汕人和湖南人的耶路撒冷。看了许多评论,大家都在夸,但大都只是提及了方言这个元素,除了亲切看不到内容。在我看来这个更多是用“方言vs普通话”在效仿“汉语vs外语”,制造谐音笑点和区分阵营。

    影片没有更多地塑造一个有担当的男性角色,似乎导演会觉得,一个没结婚男性和一个离了婚的女性准备结婚,是一个天大的恩赐。尤其当男主在车上说出那句,我想要个孩子了,作为求婚的开场白,影片价值一下子low到了马里亚纳海沟,在导演眼中女性结婚最大的价值,是生育。

    后续在汕头的内容,展现了潮汕地区的民风,但同时不做任何的反思,导致影片时刻散发着腐朽气味。外省人的闯入,没有激起这个地区的波浪,反而蒙上一层更深的歧视。男主妈妈在和婆婆对话时候,可以用自己的经历去辩护那一方的秩序,当然之后她更会输出这些。

    最后的和解是不明不白的,妈妈自始至终,还是心疼儿子,而不是对准儿媳妇有任何的愧疚。合家欢的拍摄方式并不能掩盖本身的问题。从开头到结尾,贯穿的生儿子的内容倒是很符合当地的民风了,最后邻居的喜讯,想要洗白,也无济于事了。

    还有影片始终没交代女主的前史,导致人物的性格是悬空的。女主只是给出了态度,并没有心理活动的展现。采访,手环两个伏笔也埋得很粗糙,刻意感太重。还好是开放结局,要庆幸地说一句:幸亏,没和你结婚。

     5 ) 实实在在的爱情片

    这个片看得很有感触,短评收不住,多写一点。

    全片除了女主都是素人演员,映后时导演透露有些细节就是根据他们的第一反应现改的,譬如妈妈把保俶塔认作雷峰塔拜拜,这些真实的细节使得观片过程轻松愉快。该片塑造最生动的场景,是在潮汕老家的点点滴滴。老一辈的人,婚丧嫁娶祭祀求神吃饭看戏,就是生活全部的核心。这样的生活不实在嘛?也是充满了情感与生机!

    之前跟着薛仁明老师学史记和论语,老师带着去游学的时候第一个要求去的地方就是菜场,接接当地的地气。片中男主的妈妈正是潮汕一个普普通通卖卤水的农村妇女,干起活来毫不含糊,对想要什么样的儿媳也有着本真的判断。中国这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城乡的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上一辈与我们这一代的观念,也出现了鸿沟。我认为这当中,是没有对错的,这个鸿沟只能用爱来试着弥合理解。电影把这个转变还是铺垫得比较真实的,当中的一波三折也比较可信,妈妈的观念也是一点一点地转变了过来。映后导演说,诚然这个结尾现实中也是比较难出现的。但电影有的时候就是可以选择最好的可能,就是要把对情感美好的信心植入我们愿意相信的内心。

     6 ) 大烂片,把偏见当赞美,把落后当有趣

    春节前,鄙人很不幸地浪费了珍贵的四十二块钱在电影院看了一部年度烂片《带你去见我妈》。如果豆瓣能打负星,我一定给他打负五星。但是豆瓣评分竟然是7.6,有奥斯卡水平。打开百度。百度百科说,这是一个感人的事迹!

    这绝对是一部教科书级别的大烂片。

    一、教科书级烂片:失败的再现

    《带你去见我妈》讲的是一个杭州姑娘随着男朋友到潮阳老家见男方家长的故事。题材原是很好,电影却拍得非常烂,连故事都讲得不完整。

    大团圆结局之后,电影仍然给观众留下许多疑问:为什么上一秒还在骂男主神经病的女朋友,突然愿意接受求婚?为什么母亲看了一段《今日视线》,就突然态度大转变愿意接受外省的离过婚的女孩子当儿媳妇?为什么见证过所有的繁文缛节和不合理的家庭分工,被嫌弃甚至可以说被羞辱之后,一个优秀的杭州姑娘仍然愿意克服一切困难嫁到潮汕?这些都是很复杂的现实问题,而影片的叙述完全忽略了。

    法国著名的电影理论家,被誉为“电影的亚里士多德”的安德烈·巴赞,曾经在《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中提出,电影再现事物原貌的本性是电影美学的基础。

    《带你去见我妈》因为不能呈现出逻辑通顺、有细节支撑的情结转折,无法再现事物原本的面貌,就诉诸离谱的剧情、角色个人意志的转变乃至去掉这个部分,省略掉纠结、痛苦、权衡,直接把不合情理的结局呼到观众脸上。这是一种失败的再现,是刻意的避重就轻。

    这就是教科书级别的烂片,仿佛给在电影院坐了两个小时的观众上一盘新鲜的生腌苍蝇,苍蝇还在扑棱扑棱的那种。

    但是这部电影的这些问题,导演没有意识到,喜欢这部电影的朋友没有意识到。为什么?因为他们与电影的思想一致吗?我不断揣摩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在这部电影里,女性的想法是不重要的,她们只要用爱发电,想尽办法爱男主,替男主克服困难就好了。被爱的人有恃无恐,不知道爱有多艰辛,所以不觉得不合理。

    二.《带你去见我妈》中的女性:子宫,工蜂,替罪羊的集合

    “我想当爸爸了,可不可以帮个忙?”

    这是电影中,男主角向女朋友求婚的台词。这句台词油得可以炸油扎粿了,油腻程度直逼云霄,大大超越了黄晓明老师对大宝贝老师的表白:

    “Baby你完蛋了,接下来的日子你就等着吧,我从来没有对一个女人这么好过,除了我妈。”

    虽然黄晓明老师演霸道总裁有些笨拙,但是至少他知道要对大宝贝好,而不是因为大宝贝能让他当爸爸。而我们的电影男主呈现出来的风貌,像一个健硕的一米八巨型婴儿,扑到每一个亲密的女人身前,拼命地吮吸和索要(找不到内裤也要向女朋友求助,看到这里我脑门上直接冒出一团问号,把电影院的灯都给勾下来了)。

    如果说这句台词还不够体现什么,那么另一个证据在影片开头那里。母亲为男主安排潮汕本地的相亲对象,导演找了一个身形外貌不符合主流男性审美的演员来出演这个角色,并且在言谈举止上都做了丑化处理,大大地丑化了年轻潮汕女人的形象。为什么不敢选一个和女主角外貌相当的相亲对象?难道说对潮汕男人来说,最重要的是适合生小孩,让人有杏玉吗?如果选了一个漂亮本地姑娘,难保男主不会果断地放弃现在的女朋友。对他来说,女朋友硕士毕业,在深圳带领自媒体策划团队,事业有成,经历过失败的婚姻,都无足轻重,他想娶她是因为他想当爸爸了,她是一个装饰漂亮的子宫。

    工蜂是蜂群中发育不完善的雌性蜜蜂,注定要劳碌一生。这正如影片中的母亲,她省吃俭用,入夜全家人都休息了还在煮麻叶,煤气没气了是她换,做生意是她忙,做粿拜神是她组织。她攒钱的程度连丈夫都惊叹,怎么如此节俭?在劳动里,一些潮汕男人有种天然的置身事外的能力。

    辛勤的工作为她换来了尊重,爱护,或者权力吗?答案是没有,这一切为她换来了罪孽,她是整个故事中的替罪羊。替罪羊其实是个舶来词。旧约中,以色列人通过祭祀,把自己诸般的罪孽、过犯,把一切的罪愆,都归在羊的头上。邪恶的西方人迫害无辜可爱的小羊羊。然而电影中的母亲也是这样被迫害的,孩子责备她管束太严,丈夫责备她没事找事,好像所有的问题都是她造成的一样。如果女朋友要求他过年在杭州,他自己的男子气概和尊严接受吗?被议论,他自己舒适吗?遇到问题就把自己妈拎出来,说“我妈不同意”,然后发挥自己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本领,斥责母亲的“封建”。真是唱得一出好戏啊!

    这就是《带你去见我妈》中的女性,是子宫,工蜂和替罪羊的集合。当然,中国的男女平等事业已经有了相当的进展,并且正在进步之中。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禁想问,在21世纪,这样一种性别观念和价值取向,真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于是我想建议每一个要嫁潮汕男人的姑娘,追问一下自己,是否能够成为一个潮汕好妻。

    三. 错位的乡土电影:反思缺失的幻想之歌

    谈完了最有争议的性别问题,再来谈一谈乡土问题。我在朋友圈说这部电影不好看,一位男性朋友表示,这部片子加深了对潮汕的刻板印象。确实如此。在如今的潮汕,有一些现象是存在的,但任何一种地区文化都有巨大的复杂性,潮汕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秩序融合的过程中,碰撞出无限的张力和包容性。

    电影试图用片面的意见代表全部的意见,用片面的想法代表全部的想法,伤害到了潮汕人的群体形象。其实不拜老爷不接男宝的家庭不在少数,男女互相支持分担家务的家庭不在少数,不组建家庭的也不在少数。在刻板印象的深渊之中(影片中其他家庭更封建,一定要接男宝),矮个里挑将军般地找出一个没那么封建(指:最终接受了离过婚的外省儿媳妇)的家庭,然后因为这种五十步笑百步的进步就变成感人的事迹了。哇噻,好感人哦!

    不知道的还以为潮汕人家家有皇位要继承,汕头户口比北京户口加澳门户口还值钱,找出一家愿意接受外地媳妇的就要“谢主隆恩”。

    另外,电影在呈现问题的时候,对问题的本质和背后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缺少反思,仅仅呈现为一种私人意见的相左。为什么潮汕农村喜欢生男孩,男性心里没数吗?各位长这么大,在家庭聚餐的时候洗过碗吗?入宗祠的时候,看到过自己姐妹和自己并列吗?爸妈分家产,姐妹和你分的一样多吗?村里生女儿的家庭,不会被嘲笑欺负吗?入赘的女婿,不好吃懒做,不争冠姓权吗?

    这些问题,这样一部好题材的电影是有机会去追问,反思的,但是《带你去见我妈》没有。电影假装问题不存在,假装整个潮汕全都是爱,只有一些思想不先进的坏女人在妨碍爱。这种浅薄的呈现简单而有害,让本不富裕的潮汕男人互联网形象雪上加霜。实际上,对传统的反思和批判,才是继承传统唯一的路。

    我在网上稍微查了一下蓝导演的履历,他十年前在华师读书,后来在广州创业,到香港工作。对于在外工作的潮汕人来说,家乡的形象或许已经模糊掉了,变成一个乌托邦。但大城市中产幻想中的潮汕已经与现在鲜活的潮汕相去甚远。这样一种对潮汕文化充满偏见的对待和逛动物园般的俯瞰和观赏,我作为一个潮汕人自认不需要,甚至很讨厌。抹黑潮汕,然后利用潮汕人对家乡的爱来售卖新鲜热乎的狗屎,令我厌烦。既然没有意识到城市文化之间的差距,以及其背后深层次的社会存在结构,用“封建”来概括自己的家乡传统,我觉得蓝导可以不要再拍潮汕电影了,拍一点广漂港漂电影会好得多。当然,从蓝导的才华来看,我更加建议他不要拍电影了,让这个美丽世界少一点烂片。

    期待看到更好的乡土题材电影!

    祝大家新年快乐!

     短评

    拿到龙标后仿佛太着急了,再加上今天深圳的限座令,只能说太难了深圳坂田的影视人(诶)

    7分钟前
    • 黄阿耀 Hayao
    • 力荐

    意外地还不错,音乐很棒,最喜欢那首云后的月娘,听到码头问我会累吗,忍不住落泪。那个妈妈的素人演员真好,飞机上妈妈问儿子“你说,妈妈是不是很没用啊”,太真实了

    9分钟前
    • 七七
    • 还行

    20220125@周二晚票价十八块,几乎包场,字幕走完清洁阿姨才走进来还问我就你一个人?错过免费场,还好最终没错过。好看,撑大粤区好电影给配乐和他妈加一星,原音方言版当然。

    11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力荐

    很稳的一部电影。问题不少,比如故事层面简单、转折没有说服力,强行大团圆还不如就定格在机场那场戏;有的演员始终不入戏;空镜部分有点刻意;深圳部分网络电影的质感比较重。但也有亮点,比如男主在阳台看妈妈和弟弟那场戏、男主和女主在老家走亲戚的戏、结尾去杭州的戏确实是有想法的,也拍出了极好看的、有烟火气的汕头。此外这部电影贡献了今年第一个我必须记录下来的角色,妈妈这个角色基本就跟我妈一模一样,一样有些封建,一样会自己说服自己更开放一些,有着一样的两条裙子,也一样会说出那句“我是不是很没用”......前作很多人吐槽除了潮汕话之外都太悬浮了,那这一部是明显感受到导演是用心的。

    16分钟前
    • 今天也要开心鸭
    • 还行

    7.3。我走进影院的流程是这样的——1.撸豆瓣即将上映影片:快来看啊,这有个百年难遇的脑子有泡才能搞出来的大傻子片名!2.咦?方言电影?潮汕故事?3.预告片好像还行,没有大傻子的感觉。4.插曲是玩具船长的歌儿?要不试一试?5.3公里距离影院有排片,票价还白菜,买!优点:角色表现非常自然,所有演员都没有尬演,演妈妈的演员特别好。家长里短,互动有趣,人物关系生动。没有用亲情要挟观众进行煽情。缺点:本子整体有点儿平,少点儿意思,题材方向如果对劲了就是潮汕的四个春天,但很遗憾不是。20220107光耀华纳国际影城

    21分钟前
    • 我来我征服
    • 推荐

    片子的核心在于,两个主人公不同的成长环境步入婚姻是的矛盾碰撞。片子展示了很多潮汕的风俗元素,拜老爷,唱戏,人情味浓厚等等。男主的妈妈从不接受女主是外地人(沟通问题)+离异人(当地风俗加面子问题)到慢慢接受女主,女主为了讨好婆婆也学习了潮汕话,最后婆婆为了接纳女主也学习了普通话。故事线比较简单明了,拍摄成本低,剧情通俗。

    24分钟前
    • Mathias
    • 还行

    第一次作为投资人参与的电影~主创都是平时一起喝酒吹水的好基友,敢想敢做,坚定靠谱,第二部电影作品完成度如此之高远超预期。调色时有幸一睹真心立马决定用养老金入股,非常有信心!

    28分钟前
    • zoe
    • 力荐

    作為有50%潮汕血統(但從未去過)的人,首度觀看以潮汕話進行的長片,而片中潮汕母親對外省準兒媳的拒斥,很大程度正繫於語言:語言不通則心靈不通,也就無法在思想觀念上影響後者、在生活上控制後者。從兒媳到汕前努力自學潮汕話,到片尾送行的母親磕絆地說出普通話,影片也動用語言作為和解的最重要表征(此外還有手鐲、麻葉等前後呼應的紐扣)。母親的轉變繫於到深圳後的兩個見聞:棒打鴛鴦後兒子的孤獨落寞,以及親眼目睹的准兒媳高尚的社會經濟狀況,也同潮汕社會在逐漸加大的外部衝擊下的新變密切相關,影片以當地吸引外地遊客的嘗試、歸國華僑後代的介入、跨區域嫁娶的增加、當地人對生女的態度變化(有些刻意)暗示了這點。片中兒媳被設定為絕對可信、可愛的賢妻形象,似乎唯經如此方可超克外省、再婚和大齡等“缺點”,這種語法自然是保守的。

    31分钟前
    • Bork
    • 推荐

    剝去潮汕文化之後,其實還是外來媳婦本地郎之類的舊式故事,不過,沒有抓馬的情節和誇張的笑料,取而代之是輕鬆溫情,而原生態演員們鬆弛的表演還給電影添上了濃濃的生活質感。可惜的是,整部電影的闔家歡性質註定了,無法深思傳統中式家庭的父母絕對話語權,無法呈現城市與鄉村之間的文化衝突,罷了罷了。

    33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还行

    哈哈哈哈哇我不敢嫁仁科了!

    35分钟前
    • 小小虫
    • 推荐

    凤爪不是潮汕菜,这很重要;媳妇漂亮就好,外省不重要。同居两年还不生,奶奶教你;五牲高香拜三拜,心诚则灵。硕士学历七八层楼那么高,可惜离过婚;封建乡土街坊面子最重要,不如过得好。母亲第一次坐飞机,还是为敲定儿媳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真情不需要多说话,一来一去,平平淡淡,不见浮夸的浪漫,便是真情。

    36分钟前
    • 王俊俊
    • 推荐

    有一些地方还在练手感(譬如某些闪回),但在前作基础上,开头结尾都有模有样。这一次对潮汕当下时的写实,几乎到了原样复刻打副本。大家小楼,排队洗澡,三姑六婆,邻人嘴碎…由封建守旧的原乡潮汕,与搞钱神话的特区深圳,形成两代人无法消解与面对的亲情矛盾,都在老妈怒打儿子的一幕中爆发。“外省的”所代表的,只是传统父辈无法理解和主动接收的外面世界,是大城市与坐飞机。当年轻人操盘自媒体,他们还在笃信地方戏曲与拜神卜算,换言之,当年轻人自以为的“浪漫爱情”,撞上宗族神话的母巢大本营,总会产生一些需要时间来缓冲的波折空间。原因无它,大陆四十年走得太快太快,而传统宗族那一套根深蒂固了两千年(并且在大多数历史时间内被证明是有效的)。这部电影,就是一个尝试理想化的空间。

    39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有点惊喜。如果去台湾上映,这位潮汕妈妈值得一个金马影后提名。真的太真实了,现实里见过的闽南潮汕女人就是这样的……然后这个情节的主线也是一个真问题,身边太多这种因为媳妇是外地而被拆散的例子了。结尾确实有美化,电影嘛。

    44分钟前
    • 江声走
    • 推荐

    方言电影支持~

    45分钟前
    • 酸辣粉不加辣
    • 力荐

    作为潮汕女婿,看得瞠目,味儿太对了。取走生辰八字算婚姻,三姑六婆逐个照面展览,拜神时的一二三四五,没有哪个“外省”能够跑得脱。怎么形容呢,这块粤东之土,好似一个活在上世纪大宗族时代的历史遗留飞地,它的好与不好、适与不适皆源于指针下错位的时间共振。而本片拍出了一丝共振下的颤音,还是厉害的,导演继续加油。

    48分钟前
    • Obtson
    • 还行

    潮汕方言不容易,给我们团队打五星

    53分钟前
    • 阿狼
    • 力荐

    1.2021年1月看了《慕伶,一鸣,伟明》,今年看了《带你去叫我妈》,这名字十足的烂片既视感,但是英文名back to love倒是更能反映主旨。2.虽然整个故事没有很“新”,但是依然是讲了“新”观念对抗“旧”观念的故事,潮汕女人如影片中的母亲天生受到宗族观念的桎梏,但依然向新的观念转变,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其它地域的人对潮汕人的世俗印象,也是全电影最丰满的一个角色。3.配乐极其加分,有几段情感戏让我泪目很大程度是配乐的功劳,当然演员的表演功不可没。#2022院线02评分:7.5/10。

    57分钟前
    • 一杯柠檬茶
    • 推荐

    坐飞机的母亲是我认识的母亲的样子。

    60分钟前
    • 辣豆腐奶盖
    • 推荐

    比《爸,我一定行的》好些,摄影更好,细节也做得更好了,更有电影的质感。看得出导演是港片迷,有港片情怀,某些套路/节奏/笑点像是模仿老港片的,什么地方发生什么剧情,都可以预见。剧情有些地方还是不够流畅,男主和某些配角演技有时候生硬了点,不太自然,有点尬。男女主角CP感不够,互动不够亲密,某些情节设计又挺让我费解的,女主这么优秀,一个人在深圳打拼,性格却这么温柔顺从,少了点个性的样子。男主妈妈演得更好,结尾在飞机上妈妈说“你是不是觉得妈妈很差劲”(类似这样的台词),这时候挺打动人的。融入的潮汕地区传统文化和婚育话题,挺真实的,倒是让我感到有点不适,个人也不喜欢这些东西,比如催婚,催生,婆婆教媳妇拜神,算命等等。片子的音乐,插曲,片尾曲好评,很好听,融入得还不错,里面还有王家卫《花样年华》的曲子。

    1小时前
    • Hello_Way
    • 还行

    电影源自生活,又总是在美化生活,前半段充满烟火气,妈妈形象很真实,克服偏见接纳外省给了电影一个美满结尾,或许这就是有别于生活之处吧

    1小时前
    • 不在焉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